【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预训练模型的多任务船舶航行动态感知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船舶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预训练模型的多任务船舶航行动态感知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上通航船舶的规模化,加上桥区环境的改变,导致经常发生船撞桥事故。船撞桥 事故不但威胁船舶通行的安全,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运营,还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因此,研究如何在船只距离桥梁还有足够安全距离时,对其航行趋势进行分析识别的方法, 从而提前判断船只是否存在碰桥风险,并对有碰桥风险的船只及时进行通知警告,是有效避 免船碰撞桥事件发生,实现准确的主动防碰撞功能的关键。
[0003]目前国内已有的桥梁防船碰撞预警系统,大都是通过激光超高船只探测,热成像图像监 测偏离航道船舶、电子围栏航道偏离预警、AIS船舶身份识别预警通知、VHF电台通知、视频监控录像、无线数据传输,声光报警等手段,实现桥梁防船撞预警功能。其核心功能归纳起来有超高预警、偏航预警、视频监控及联动三方面:(1)超高预警,通常是在通航孔两侧分别安装固定激光发射器,实现超高检测;(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预训练模型的多任务船舶航行动态感知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对BERT特征提取器进行预训练;S2.对不同生成器的参数进行训练,而特征提取器的参数仅进行微调;S3.对收集到的AIS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船舶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期轨迹和出现航行事故的风险评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训练模型的多任务船舶航行动态感知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S11. 数据预处理及打包;S12.BERT模型初始化;S13.进行掩码语言模型训练以及连续性预测训练;S14.BERT预训练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训练模型的多任务船舶航行动态感知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S21.将S1步骤中完成BERT预训练的模型分别接入全连接层+Bi
‑
LSTM生成器和全连接层+Softmax生成器;S22.进行有监督学习;S23.分别保存为不同的轨迹预测模型和风险评估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仕峰,程俭廷,黄文清,黄耀珍,王世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诚泰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