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压电堆叠的二级放大齿轮传动系统减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振技术,尤其是一种作用于齿轮传动系统轴承与机体连接的减振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压电堆叠的二级放大齿轮传动系统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齿轮传动系统减振技术是工程人员长期关注的研究热点,由于振动的激励来源以及传递路径的不同,需要采取的减振方法也有所差异。目前主要采用参数设计、齿面修形、附加弹性元件、附加阻尼元件、主动控制、压电分流阻尼等方式进行减振。其中压电分流阻尼技术是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将结构振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外接电阻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消耗,从而起到抑制结构振动的目的。压电分流阻尼技术不需要外接能源和复杂电路,也不需要额外的功率放大器,具有结构紧凑,附加体积、刚度和质量小,可靠性高,阻尼参数可调等优点,因而在振动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减振阻尼是使用轴向压电堆栈实现的,该堆栈在轴向方向上极化并连接到分流电路,当压缩保持架受到径向力时,会沿其极化轴方向挤压堆叠产生电能,并由控制电路进行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压电堆叠的二级放大齿轮传动系统减振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堆叠型压电陶瓷(1)、菱形位移二级放大机构(2,3)、内环(4)、外环(5)和外接分流阻尼电路,其中内环(4)套在轴承(6)上,内环(4)与外环(5)之间通过菱形位移二级放大机构(2,3)来连接,与堆叠型压电陶瓷(1)串联的分流阻尼电路安装在放大机构内部(2,3)内部,并在堆叠型压电陶瓷(1)的一端通过预紧螺钉给予设定的压力,使其不会由于反方向力而受到拉力或者脱离放大机构;所述菱形位移二级放大机构(2,3)是用两个近似于菱形的六边形结构通过紧定螺钉连接嵌套而成,其中长对角线方向是受载的方向,短对角线方向是位移放大的方向,堆叠型压电陶瓷(1)的极化方向以及安装方向都是沿着短对角线方向;所述外接分流阻尼电路串联在若干并联的堆叠型压电陶瓷(1)上,其中采用的是串联电阻和电感的被动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电堆叠的二级放大齿轮传动系统减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堆叠型压电陶瓷(1)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佳伟,徐鹏行,陈蔚芳,朱如鹏,罗星美,葛梦超,武超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