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088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包括检测仪器本体,所述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检测端、加固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检测端均安装在检测仪器本体上。该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通过锥形块与锥形槽的配合使用,将载料部与安装架定位连接,从而通过气缸驱动坩埚进入到检测端,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便捷性,通过设置加固机构可驱动两组活动件相逆水平移动,当两组活动件相远离运动时,对载料部与安装架限位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坩埚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冷却机构对坩埚降温冷却,当两组活动件相靠近运动时,挤压储液囊使冷却液进入到冷却槽中,起到了对坩埚的加速冷却作用,从而提高了分析检测效率。从而提高了分析检测效率。从而提高了分析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钛合金检测
,具体为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钛合金因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航空、军事、电子、医疗等领域,产品主要涉及航空器配件、苹果产品配件、高尔夫球配件、医疗设各管道等。钛合金牌号依据标准不一各异,例如:TA2、Gr2、TC4、TiAl6V4等,其中应用广泛的为工业用钛合金TC4与医用钛合金TA2。钛合金成分分析主要是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分析产品的成分,并对各个成分进行定性定量,进而还原其配方组成的一个过程。通过成分分析可以给相关客户进行来料检验,鉴定不同批次材料之间的差异,供应商筛选,材料研发等提供帮助。
[0003]钛合金成分分析主要应用ICP

AES、碳硫分析仪和氧氮氢分析仪三种仪器联合对钛合金进行成分分析。ICP

AES主要是应用于分析钛合金中的AI、V、Fe等金属元素,仪器检出限可达到0.0001%,即1ppm,检测标准为:HB7716.13

2002钛合金化学成分光谱分析方法,第十三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碳硫分析仪器主要是应用于分析钛合金中的C含量,检测标准为:GB/T4698.14

2011,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碳量的测定,仪器检出限可做到0.0001%,及1ppm。氧氮氢分析仪器主要是应用于分析钛合金中的氧、氮、氢含量,检测标准为:GB/T4698.15

2011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氢含量的测定,GB/T4698.7

2011海绵钛、钛及钛合企化学分析方法氧氨含量的测定,仪器检出限可做到0.0001%,及1ppm。
[0004]在使用碳硫分析仪、氧氮氢分析仪对钛合金成分检测时,通常是先将待检测钛合金制备成粉末颗粒状试样,接着取出坩埚放入天平中,去皮后归零天平,然后将粉状试样取适量放入坩埚中,待样重稳定后,称取样品,取出样品后对坩埚中再加入适量助溶剂,而后将坩埚放在石英坩埚底座的上方,操控仪器驱动坩埚升入检测端后进行分析样品,现有技术对钛合金成分的检测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
[0005]1.坩埚在升入仪器检测端的过程中,通常是将坩埚直接放置在石英坩埚底座的上方,稳定性较差,坩埚因不稳定存在容易掉落的问题,需要人工居中调整坩埚的位置,操作不便;
[0006]2.为了提高检测的精度,需要采用大量坩埚用于放置及分析粉状试样,而坩埚从仪器检测端退出后,因温度过高需要对坩埚自然冷却,冷却效率较低,影响分析操作进程,降低了分析效率。
[0007]有鉴于此,现设计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存在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包括检测
仪器本体,所述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检测端、加固机构和冷却机构;
[0010]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检测端均安装在检测仪器本体上;
[0011]所述加固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
[0012]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上。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壳体、气缸、安装架和载料部,其中:
[0014]驱动壳体固定连接于检测仪器本体上;
[0015]气缸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驱动壳体的内侧;
[0016]安装架与气缸的输出端顶部固定相接,且安装架活动穿设于驱动壳体的顶部内;
[0017]载料部与安装架的上端相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载料部包括坩埚、卡套、安装槽、两组锁孔、两组锥形槽、冷却槽和连通槽,其中:
[0019]坩埚固定连接于卡套的顶部;
[0020]安装槽开设于卡套的底部内;
[0021]两组锁孔与两组锥形槽开设于安装槽的内壁面,且安装槽与卡套的上端形状相匹配;
[0022]冷却槽开设于坩埚内;
[0023]连通槽开设于卡套的顶部内。
[0024]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前端与背部均固定连接有锥形块,两组锥形块分别匹配连接于两组锥形槽内。
[0025]优选的,所述冷却槽上端为环形腔体,冷却槽下端为圆柱形腔体。
[0026]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内置槽、伺服电机、传动齿轮、两组齿条、两组活动件和两组定位杆,其中:
[0027]内置槽开设于安装架内侧;
[0028]伺服电机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架的背部;
[0029]传动齿轮与伺服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
[0030]两组齿条活动设置在内置槽的内部,且两组齿条分别与传动齿轮的上端、下端啮合传动连接;
[0031]两组活动件分别与两组齿条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两组活动件的上端分别间隙配合穿插连接于安装架的两侧内与两组锁孔内;
[0032]两组定位杆分别固定连接于内置槽两侧内壁面,且两组齿条分别活动套设于两组定位杆内。
[0033]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顶槽、两组T型件、两组侧孔、导热垫和储液囊,其中:
[0034]顶槽贯通开设于安装架的顶部内,且顶槽与内置槽相接通;
[0035]两组T型件镜像活动设置在顶槽与连通槽内;
[0036]两组侧孔分别开设于顶槽两侧内壁面;
[0037]导热垫固定连接于连通槽内壁面;
[0038]储液囊的上端表面与导热垫固定连接,且储液囊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冷却槽相接通。
[0039]优选的,所述T型件包括竖向夹持部和横向定位部,竖向夹持部与横向定位部固定
连接,两组竖向夹持部活动设置在储液囊的两侧,且两组竖向夹持部活动设置在两组活动件的上端之间。
[0040]优选的,所述横向定位部与侧孔侧面呈相匹配的长方形几何形状,且两组横向定位部分别活动连接于两组侧孔内。
[0041]优选的,所述竖向夹持部与顶槽内壁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横向定位部穿插于弹簧内侧。
[00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3]1.该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通过锥形块与锥形槽的配合使用,将载料部与安装架定位连接,从而通过气缸驱动坩埚进入到检测端,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便捷性;
[0044]2.该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通过设置加固机构可驱动两组活动件相逆水平移动,当两组活动件相远离运动时,对载料部与安装架限位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坩埚的稳定性;
[0045]3.该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通过设置冷却机构对坩埚降温冷却,当两组活动件相靠近运动时,挤压储液囊使冷却液进入到冷却槽中,起到了对坩埚的加速冷却作用,从而提高了分析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4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未安装载料部时的轴侧图;
[004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包括检测仪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2)、检测端(3)、加固机构(4)和冷却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2)与所述检测端(3)均安装在检测仪器本体(1)上;所述加固机构(4)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2)上;所述冷却机构(5)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壳体(21)、气缸(22)、安装架(23)和载料部(24),其中:驱动壳体(21)固定连接于检测仪器本体(1)上;气缸(22)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驱动壳体(21)的内侧;安装架(23)与气缸(22)的输出端顶部固定相接,且安装架(23)活动穿设于驱动壳体(21)的顶部内;载料部(24)与安装架(23)的上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部(24)包括坩埚(241)、卡套(242)、安装槽(243)、两组锁孔(244)、两组锥形槽(245)、冷却槽(246)和连通槽(247),其中:坩埚(241)固定连接于卡套(242)的顶部;安装槽(243)开设于卡套(242)的底部内;两组锁孔(244)与两组锥形槽(245)开设于安装槽(243)的内壁面,且安装槽(243)与卡套(242)的上端形状相匹配;冷却槽(246)开设于坩埚(241)内;连通槽(247)开设于卡套(242)的顶部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3)的顶部前端与背部均固定连接有锥形块(231),两组锥形块(231)分别匹配连接于两组锥形槽(245)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246)上端为环形腔体,冷却槽(246)下端为圆柱形腔体。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成分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4)包括内置槽(41)、伺服电机(42)、传动齿轮(43)、两组齿条(44)、两组活动件(45)和两组定位杆(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薇潘正村宗泽周翔吴文双丁杉吕晨郑兰斌吴志华艾晓蕾桂鹏孙文明吴贫卞晨桂鑫崔怿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春谷增材检验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