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池通常具备负极和正极隔着间隔件层叠而成的电极体。作为电极体的结构的一例,已知在电极体设有集电用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并将这些极耳与集电构件电连接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电极体的一端部设有正极极耳,在另一端部设有负极极耳。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21
‑
060010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然而,在电池的制造中,期望缩短向电极体注入电解液的时间。例如,若为了高容量化而提高电极所包含的活性物质层的密度,则电解液难以渗透到电极体内部,注液性恶化。
[0007]另外,在比较正极和负极的容量时,在负极的容量不够的情况下,电荷载体(例如锂离子)析出,有可能导致电池性能恶化。在预定的区域中因相对的负极与正极的容量比(相对容量比)的平衡被破坏也可能产生这样的析出。因此,期望的是,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电极体,该电极体包括正极、负极以及配置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间隔件,其中,所述正极包括正极芯体和形成于所述正极芯体的两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包括负极芯体和形成于所述负极芯体的两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在所述负极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边设有由所述负极芯体的一部分构成且从该端边突出的负极极耳,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在所述负极的宽度方向上在所述端边与距所述端边为5mm之间具有第1区域,所述正极的端部隔着所述间隔件与所述第1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相对,所述正极的中央部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T1与所述正极的端部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T2的关系为0.95<T2/T1<1.05,所述负极的中央部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单位面积重量即每单位面积的该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质量M1和在所述第1区域中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相对的区域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单位面积重量即每单位面积的该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质量M2满足以下的条件:0.95<M2/M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第1区域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以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朝向所述端边逐渐变小的方式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川尚士,
申请(专利权)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