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藻共生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7067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藻共生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泥藻共生微球包括载体和固定化包埋于所述载体内部的活性组分,其中,所述活性组分包含活性污泥和微藻;制备方法包括:1)将活性污泥、微藻和载体混合形成混合凝胶;2)将所述混合凝胶与CaCl2溶液混合得到泥藻共生微球。PTA废水处理方法;PTA废水处理方法包括,1)调节PTA废水pH为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泥藻共生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泥藻共生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对苯二甲酸(1,4

苯二甲酸,PTA),由于其大规模生产、化学特性及其广泛的应用,这种耐火有机材料及其相关的有机物已成为无处不在的环境污染物,已同时在沉积物、天然水体、土壤和水生生物中被发现。精制PTA生产废水含有对苯二甲酸、乙酸、乙酸甲酯、甲基苯甲酸、苯甲酸等有机污染物以及醋酸锰和醋酸钴,其中PTA含量高。其出水温度为55℃左右,出水pH值为3左右(pH变化较大)。微生物降解PTA过程中,PTA、乙酸盐和苯甲酸盐的化合物使得生物质的活性丧失,同时抑制微生物,难以满足降解PTA的处理要求。
[0003]现有的PTA废水处理技术需要采用化学强化预处理与生物法组合的工艺,通过化学强化预处理手段如紫外辐照处理或者芬顿氧化处理;或者采用多级生化处理工艺,包括厌氧处理单元、好氧生化处理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使得处理工艺复杂,处理步骤多,处理成本高。
专利技术内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藻共生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泥藻共生微球包括载体和固定化包埋于所述载体内部的活性组分,其中,所述活性组分包含活性污泥和微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藻共生微球,其中,所述载体选自海藻酸钠、琼脂、卡拉胶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海藻酸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泥藻共生微球,其中,所述活性污泥的沉降比为20

30%,污泥指数为50

80。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泥藻共生微球,其中,所述微藻的藻种为小球藻,优选为蛋白核小球藻。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泥藻共生微球,其中,所述泥藻共生微球中,以质量计,包含载体1.5

1.3%,活性组分98.5

98.7%;和/或所述活性组分中,以质量计,包含活性污泥50.5

60.9%,微藻39.1

49.5%。6.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泥藻共生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将活性污泥、微藻和载体混合形成混合凝胶;2)将所述混合凝胶与CaCl2溶液混合得到泥藻共生微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活性污泥经过第一离心处理,所述微藻经过第二离心处理,其中,所述第一离心处理的条件包括:转速为4700

6450rpm,优选为5000

6000rpm;时间为8

13min,优选为9

11min;所述第二离心处理的条件包括:转速为8700

12450rpm,优选为9000

11000rpm,时间为8

13min,优选为9

11min。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混合凝胶中,载体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

5%,优选为1.5%

3%;和/或活性污泥的质量浓度为5

12g/L,优选为8

12g/L;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汪东于品华孔凡敏朱燕赵运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