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道优化工艺拆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60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气道优化工艺拆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待加工进气道加工型面内型面,根据内型面创建内包络体;2)创建包络体在加工方向上的投影;3)描绘出包络体外型面在加工方向上投影的上边线和下边线;4)将上边线和下边线在加工方向拉伸足够长度的拉伸曲面;5)分别提取两侧的拉伸曲面与包络体的交线;6)将两条交线分别沿垂直加工方向拉伸形成两个分界曲面;7)用两个分界曲面将待加工进气道分割成两部分;8)待加工进气道分成的两个工艺拆分件,并通过三轴数控机床无负角加工。该进气道优化工艺拆分方法可针对大多数进气道内型面进行工艺拆分,拆分后的两部分可以分别用三轴数控加工,缩短了项目的加工周期。缩短了项目的加工周期。缩短了项目的加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气道优化工艺拆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气道优化工艺拆分方法,属于高效加工低速高速风洞模型的


技术介绍

[0002]在加工低速高速风洞模型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内型面比较复杂的进气道模型,在常规的机械加工中比较难加工,有一些比较简单的可以采用五轴数控机床加工。但是一些复杂的进气道模型往往采用五轴的加工方式也不能加工到位,还需要后续采取电火花的方式加工掉五轴无法加工出的余量。为了保证加工的精度和周期,保证项目能够按时交付,往往会对模型的进气道进行工艺拆分,这样进气道可以分为几部分,然后在对这几部分进行装配,使其能够完成实验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进气道优化工艺拆分方法,该进气道优化工艺拆分方法可针对大多数进气道内型面进行工艺拆分,拆分后的两部分可以分别用三轴数控加工,加工之后直接进行装配,不需要进行电火花等后续补充加工方式,缩短了项目的加工周期。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进气道优化工艺拆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提取待加工进气道加工型面内型面,根据内型面创建内包络体;2) 创建包络体在加工方向上的投影;3) 描绘出包络体外型面在加工方向上投影的上边线和下边线;4) 将上边线和下边线在加工方向拉伸足够长度的拉伸曲面;5) 分别提取两侧的拉伸曲面与包络体的交线;6) 将两条交线分别沿垂直加工方向拉伸形成两个分界曲面;7) 用两个分界曲面将待加工进气道分割成两部分;8) 待加工进气道分成的两个工艺拆分件,并通过三轴数控机床无负角加工。
[0005]进气道优化工艺拆分方法在复杂内型曲面的工艺拆分中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进气道优化工艺拆分方法采用上述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优化进气道内型面加工,大大的减小了进气道的加工难度,缩短加工时间;2)该方法不仅用于进气道的内型加工,也可用于其他复杂内型面的拆分工艺。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实施例中待加工进气道整体模型图。
[0008]图2为包络体结构图。
[0009]图3为包络体在竖直的加工方向上的投影图。
[0010]图4为包络体外型面与投影图相交边线图。
[0011]图5为边线在加工方向拉伸的拉伸曲面图。
[0012]图6为拉伸曲面与包络体的交线图。
[0013]图7为交线沿垂直加工方向拉伸的分界曲面图。
[0014]图8为分界曲面分割气道示意图。
[0015]图9为气道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

内型面;2

包络体;3

包络体外型面;4

上边线;5

下边线;6

拉伸曲面;7

交线;8

分解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进一步阐述本申请进气道优化工艺拆分方法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以简单模型进行实例说明,对如图1所示实例模型加工曲面内型面,竖直方向为加工方向,外型面无作用。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待加工进气道加工型面内型面1,根据内型面创建内包络体2,如图2所示;2)创建包络体在竖直的加工方向上的投影,如图3所示;3)描绘出包络体外型面在加工方向上投影的上边线4和下边线5,如图4所示;4)将上边线4和下边线5在加工方向拉伸足够长度的拉伸曲面6,如图5所示;5)分别提取两侧的拉伸曲面6与包络体2的交线7,如图6所示;6)将两条交线7分别沿垂直加工方向拉伸形成两个分界曲面8,如图7所示;7)用两个分界曲面将待加工进气道分割成两部分,如图8所示;8)待加工进气道分成的两个工艺拆分件A和B,如图9所示,并通过三轴数控机床无负角加工。
[0018]本申请的进气道优化工艺拆分方法不仅应用在进气道内型面的加工,同样适用于其他产品在复杂内型曲面加工中的工艺拆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道优化工艺拆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待加工进气道加工型面内型面,根据内型面创建内包络体;2)创建包络体在加工方向上的投影;3)描绘出包络体外型面在加工方向上投影的上边线和下边线;4)将上边线和下边线在加工方向拉伸足够长度的拉伸曲面;5)分别提取两侧的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旭丛家贺于佳玺王明杨张洪阳
申请(专利权)人:航空航天工业沈阳六零一科技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