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调查信息智能采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监测
,具体为一种地质灾害调查信息智能采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因区域地质灾害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危害着人们生产生活,随着北斗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为地质灾害调查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开展区域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价工作,具有传统技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当前地质灾害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0003]通过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地质灾害及其发育环境要素信息,运用GIS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建立地质灾害资料信息库,分析地质灾害形成和发育的环境地质背景条件,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初步确定重点调查区和一般调查区需要核查、调查、测绘的地质灾害点,为地质灾害监测分析和预防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0004]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在灾害形态特征、堆积体结构、成灾范围等方面,相对于传统野外考察等手段具有无比的优势。
[0005]随着无人机技术快速,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复杂地质环境条件崩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调查信息智能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地质监测:以地质灾害特点、实际地质环境、勘察资料以及既往统计资料为参考,通过定性定量分析以遥感技术和专业监测设备架设于灾害体监测剖面以监测是否存在潜在地质灾害的工作,来实现灾害体的24h监测,可对监测点雨量、含水率以及裂缝、倾斜度、地磁场、重力场以及地电场等地质灾害相关数据加以采集;S2、采集信息:以遥感RS技术为核心,相结合GNSS技术和GIS技术形成完整测绘监测系统,全天候、多时相数据采集,利用孔径雷达干涉(INSAR)技术处理获取河流、高山、矿坑等矢量化地形影像,提取灾害危岩体特征及危险区域,对三维空间数据解译分析,充分掌握区域地质灾害致灾因素与孕灾条件,达到地质灾害早期识别、风险评判等效果;S3、数据模型构建:利用遥感技术影像处理、图片镶嵌与裁剪,空三加密,构建DEM、DOM、DLG等基础数据调查成果,生成调查区完善的三维实景模型,且生成的三维实景模型相较于传统技术,区域道路、河流、高山、岩壁、裸露岩石、崩塌堆积体等清晰可见,形成直观的立体模型;S4、灾害特征识别:通过遥感技术建立崩塌类地质灾害三维立体化成像,获取到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地表水和地下水、气象植被与土地利用状况、人类工程活动、易崩易滑地层、软弱层、岩体结构、斜坡结构、风化程度等基础数据,掌握崩塌诱发因素、形成机理、成灾模式、致灾范围等,圈定崩塌源和崩塌堆积区,分析崩落路径,评价崩塌的稳定性、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警,从而确保决策信息的精准性;S5、历史灾情调查:通过不同时期遥感影像叠加比对分析,获取历史地质灾害事件,建立要素完整、内容详实、数据规范的长时间序列历史灾害数据集,统计分析各种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永博,刘亮,乐云飞,唐程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融智绘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