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分时电价的储能系统选址定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储能调控
,具体涉及基于分时电价的储能系统选址定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储能是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关键设备和关键技术。其双向功率特性和灵活调节能力可以解决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并网带来的系列问题,将电力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进行解耦,使传统实时平衡的“刚性”电力系统变得“柔性”,提高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和电网友好性,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开展储能系统规划是电力系统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科学的储能规划能够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发电成本,缓解平抑系统功率波动,提升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3]近年来,储能技术,特别是电化学电池储能,得到快速发展,电池储能成本也持续下降。但是,储能成本仍然相对较高,储能技术在电网中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如何降低储能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是储能投资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电网中确定储能的最优选址和定容可有效降低整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分时电价的储能系统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采集配电网络信息、负荷信息、储能电站基本参数,并计算储能电站的净收益、储能电站荷电状态、储能电站年投资的成本、网损成本;步骤2、获取基于分时电价下的储能电站选址定容模型;步骤3、将步骤1中数据输入至基于分时电价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得到分时电价下储能电站的最大收益,将收益最大时对应的储能电站容量信息以及选址信息作为基于分时电价的储能系统选址与定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分时电价的储能系统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配电网络信息包括IEEE节点位置、IEEE节点数目、线路容量限制容量上限和下限以及节点导纳矩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分时电价的储能系统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储能电站基本参数包括储能额定容量、储能电站可用寿命、剩余电量水平、运行维护成本、投资成本以及贴现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分时电价的储能系统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储能电站的净收益计算公式为:式中,B
p
为售电收益,C
p
为购电成本,为第t小时储能电站的充放电损耗成本;其中,其中,其中,其中,式中:t
C
、t
D
分别为充电、放电时段;E
ch
(t)为第t小时储能电站从电网吸收的充电电量;E
dch
(t)为第t小时储能电站向电网释放的放电电量;p(t)为第t小时的电价;P
ch
(t)、P
dch
(t)分别为第t小时储能电站的充、放电功率;Δt为单位时间间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分时电价的储能系统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站荷电状态表达式为:其中,η
c
、η
d
分别为储能电站的充、放电效率,且有η
c
∈(0,1),η
d
∈(0,1),Q
s
为储能电站的最大容量;S
SOC(t)
、S
SOC(t
‑
1)
分别为第t、t
‑
1小时储能电站的荷电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分时电价的储能系统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站年投资的成本表示为:
式中:C
e
为储能电站单位容量成本,E
m
为第m座储能电站并网容量;r0为贴现率;T为储能电站折旧期。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分时电价的储能系统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损成本表示为:式中:b为平均网损价格;H为年等效损耗小时数;i和j分别为线路首端和末端节点号;n为系统节点数;U
i
为节点i电压幅值;G
ij
为以i和j分别作为首末端节点号的线路电导值;cosθ
ij
为节点i和j之间的电压相角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分时电价的储能系统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过程为: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多个储能电站,多个储能电站,所有储能电站满足选址约束条件和储能电站调度约束,选址约束条件为:∑X(1,n)=N
ꢀꢀꢀꢀꢀꢀꢀꢀꢀꢀꢀꢀꢀꢀꢀꢀꢀꢀ
(9)式中,X(1,n)为0
‑
1变量1
×
n矩阵,N为储能电站安装数量,矩阵值累加和为N,m代表在该IEEE节点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雨,徐粤洋,高雪峰,王鼎衡,王嘉琛,刘元琦,刘鹏,于温方,吕长会,姜明磊,王鑫红,姚忆雯,张圆美,王冬,邢文洋,佘新,王艺博,王菁月,任洺瑶,刘闯,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