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锂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7041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补锂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补锂复合隔膜包括基膜以及设置在基膜一侧的补锂涂层;所述补锂涂层的浆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补锂剂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锂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隔膜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补锂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固态电解质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简写为SEI膜)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对电芯后期的循环性能、日历存储寿命,甚至对于电芯自放电性能和安全性能也存在积极意义。
[0003]SEI膜的组成复杂,并处于亚稳定状态,其在形成过程中将消耗大量的活性锂离子,并且主要发生在首次循环过程。一般来说,活性锂的损失会导致正极材料中的锂永久性丢失,进而使得电池的可用容量不断减少。预锂化技术能够补偿负极材料表面形成SEI膜中的锂离子损失,从而提高电池的初始库伦效率、循环容量、循环寿命和实际能量密度,并通过人为调控形成更为稳定的SEI膜,有助于减少电解液中锂离子的消耗,同时降低正极材料中活性锂离子的损失,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
[0004]目前公开的补锂技术主要包括正极补锂、负极补锂和隔膜补锂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0005]正极补锂技术:正极补锂的具体过程为在正极材料中加入少量补锂添加剂,采用正极补锂技术无需改变原有的生产工艺,成本低廉,且避免了金属锂的直接使用,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然而,正极补锂添加剂的预锂效率较低,并且往往会增加正极材料的阻抗和电池温升,降低正极材料的克容量发挥。此外,正极补锂技术对补锂剂的要求较高,目前商业化补锂剂的应用种类较少。
[0006]负极补锂技术:负极补锂的具体过程为在负极表面增加金属锂,常用的负极补锂方法主要包括锂粉掺杂补锂技术、超薄锂带辊压补锂技术、聚合物包覆的金属锂材料进行预锂化,以及金属锂与络合剂发生反应对负极表面进行化学预锂化等。负极预锂化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负极材料的首次库仑效率,进而提升电池的电化学储能装置的能量效率。但是,使用金属锂存在安全隐患,并且负极补锂技术工艺繁琐,且对环境的要求高以及成本昂贵。
[0007]隔膜补锂技术:隔膜补锂的具体过程为在电极材料之间采用双层隔膜,两层隔膜之间加入金属锂作为第三电极,但是这种补锂方法导致正负极之间的阻抗增加以及隔膜的用量增加,故其实用性较差。此外,现有技术还公开了利用负极充电析锂,收集负极表面的锂枝晶并球磨,然后将其与粘结剂、有机溶剂混合制成混合液,涂覆在隔膜的表面,但是上述方法操作复杂,并且锂枝晶对环境要求较高,也容易刺穿隔膜,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0008]因此,在本领域中,亟需开发一种操作简单且安全的可持续补锂技术,其能够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锂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
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补锂复合隔膜不仅避免了金属锂的直接使用,同时还不会增加正极材料的阻抗,并兼具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对电解液的浸润性能以及机械性能。
[0010]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1]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补锂复合隔膜,所述补锂复合隔膜包括基膜以及设置在基膜一侧的补锂涂层;
[0012]所述补锂涂层的浆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补锂剂90

92质量份、添加剂4

6质量份、粘结剂组合物0.3

0.5质量份、流平剂0.1

0.3质量份和溶剂2

4质量份。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补锂复合隔膜不会损害正极片的结构,也不会影响正极片和负极片的加工工艺,其中补锂剂和添加剂之间具有协同增效补锂效果,同时能够综合提高隔膜的浸润性能、热稳定性、保液能力以及机械强度,尤其适用于碳基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以及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补锂复合隔膜,无需改变原有的电池生产工艺,成本低廉;其不仅避免了金属锂的直接使用,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比于以往的负极补锂技术有明显提升;同时无需在正极片中直接添加补锂添加剂,从而避免了补锂添加剂在脱锂后产生残留、正极浆料凝胶化以及正极片难以脱膜等问题。此外,补锂复合隔膜能够在首次充电时提供锂源,以此补偿负极材料形成SEI膜所消耗的锂离子,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和电池容量,并且能够实现缓慢持续地补锂。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补锂涂层的浆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补锂剂90

92质量份(例如可以为90质量份、90.5质量份、91质量份、91.5质量份、92质量份等)、添加剂4

6质量份(例如可以为4质量份、4.5质量份、5质量份、5.5质量份、6质量份等)、粘结剂组合物0.3

0.5质量份(例如可以为0.3质量份、0.35质量份、0.4质量份、0.45质量份、0.5质量份等)、流平剂0.1

0.3质量份(例如可以为0.1质量份、0.15质量份、0.2质量份、0.25质量份、0.3质量份等)和溶剂2

4质量份(例如可以为2质量份、2.5质量份、3质量份、3.5质量份、4质量份等)。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调整补锂涂层的浆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能够调整浆料的粘度和固含量,调节补锂效果,防止补锂层掉料等。
[0017]优选地,所述补锂涂层的厚度为2

4μm,例如可以为2μm、3μm、4μm等。
[0018]优选地,所述补锂剂包括Li2C2O4、Li2C2O2N2或Li3C6H5O7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上述特定种类的有机补锂剂,能够补充锂离子电池首圈容量不可逆损失,使得容量能够提高幅度为3~6%。
[0020]优选地,所述添加剂包括LiPF6、LiBF4、LiClO4、LiSO3CF3或LiTFSI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1]优选地,所述粘结剂组合物包括聚偏氟乙烯和羧甲基纤维素锂的组合。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上述粘结剂组合物,不影响隔膜加工性能,同时提高隔膜浸润性、热稳定性以及吸收电解液的能力。
[0023]优选地,所述聚偏氟乙烯和羧甲基纤维素锂的质量比为3:2。
[0024]优选地,所述流平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锂和/或聚二甲基硅氧烷。
[0025]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N

甲基吡咯烷酮。
[0026]优选地,所述基膜包括聚乙烯基膜、聚丙烯基膜、聚酰亚胺基膜、聚对苯二甲酸乙
二醇酯基膜、纤维素基膜或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7]优选地,所述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包括聚氧化乙烯、聚苯胺、聚吡咯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8]优选地,所述基膜的厚度为7

10μm,例如可以为7μm、8μm、9μm、10μm等。
[0029]优选地,所述补锂复合隔膜中补锂涂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锂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复合隔膜包括基膜以及设置在基膜一侧的补锂涂层;所述补锂涂层的浆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补锂剂90

92质量份、添加剂4

6质量份、粘结剂组合物0.3

0.5质量份、流平剂0.1

0.3质量份和溶剂2

4质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锂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涂层的厚度为2

4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补锂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剂包括Li2C2O4、Li2C2O2N2或Li3C6H5O7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添加剂包括LiPF6、LiBF4、LiClO4、LiSO3CF3或LiTFSI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补锂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组合物包括聚偏氟乙烯和羧甲基纤维素锂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聚偏氟乙烯和羧甲基纤维素锂的质量比为3:2;优选地,所述流平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锂和/或聚二甲基硅氧烷;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N

甲基吡咯烷酮。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补锂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包括聚乙烯基膜、聚丙烯基膜、聚酰亚胺基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膜、纤维素基膜或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包括聚氧化乙烯、聚苯胺、聚吡咯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基膜的厚度为7

10μm。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补锂复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复合隔膜中补锂涂层一面设置在负极一侧,未设置补锂涂层一面设置在正极一侧。7.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补锂复合隔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第一粘结剂和溶剂进行一次混合,一次抽真空后依次进行一次公转、一次自转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礼军李文成方刚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