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支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40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1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支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隧道开挖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护组件和至少两个监测组件,支护组件用于支护隧道,至少两个监测组件对称设于支护组件靠近隧道拱顶处,监测组件包括钻杆、开沟件、湿度探测仪和监测件,钻杆一端设有尖刺状,钻杆设有尖刺状的一端穿设于支护组件与隧道顶部抵接,钻杆空心设置,开沟件滑动连接于钻杆上,开沟件能够靠近或远离钻杆的中心轴线,开沟件位于钻杆内的一端连通有注浆管,湿度探测仪设于钻杆位于隧道拱顶的一端,监测件位于钻杆远离隧道拱顶的一端。本申请具有及时监测隧道渗水情况以及拱顶沉降状况,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的效果。安全性的效果。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支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隧道开挖
,尤其是涉及一种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支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正在修建及规划的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等地下工程中,穿越黄土地层的隧道工程越来越多,其中穿越软弱围岩地层的软岩隧道占有很高的比例,并且穿越黄土地层的隧道工程也较多,隧道断面也越来越大。软弱围岩发生塑性变形的概率非常高,常引起隧道的净空变小,影响正常的隧道施工和使用。由于软弱围岩本身的地质性质结构松散,并且稳定性极差,因此在隧道建设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
[0003]申请号为CN201010184783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施工时将整个断面分成上部、中部、下部以及底部四部分,其中,中部又分为中部左侧区域、中部右侧区域和中部中间区域,下部也分为下部左侧区域、下部右侧区域和下部中间区域,对这四部分进行台阶法错台开挖,开挖过程中,上部超前中部3~5m,中部超前下部3~5m,下部超前底部10m,逐级掘进开挖。
>[0004]针对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组件(1)和至少两个监测组件(2),所述支护组件(1)用于支护隧道,至少两个所述监测组件(2)对称设于支护组件(1)靠近隧道拱顶处,监测组件(2)包括钻杆(21)、开沟件(22)、湿度探测仪(23)和监测件(24),钻杆(21)一端设有尖刺状,钻杆(21)设有尖刺状的一端穿设于支护组件(1)与隧道顶部抵接,钻杆(21)空心设置,开沟件(22)位于钻杆(21)内且靠近钻杆(21)尖刺状的一端,开沟件(22)与钻杆(21)弹性连接,开沟件(22)滑动连接于钻杆(21)上,开沟件(22)能够靠近或远离钻杆(21)的中心轴线,开沟件(22)位于钻杆(21)内的一端连通有注浆管(221),开沟件(22)能够伸出钻杆(21)的一端开设有注浆孔(222),钻杆(21)上设有锁紧件(3),锁紧件(3)用于固定开沟件(22)使开沟件(22)位于钻杆(21)内,湿度探测仪(23)设于钻杆(21)位于隧道拱顶的一端,监测件(24)位于钻杆(21)远离隧道拱顶的一端,监测件(24)用于监测拱顶沉降状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组件(1)包括初混凝土层(11)、钢筋网层(12)、型钢支架(13)、格栅钢架(14)、固定层(15)和加固层(16),初混凝土层(11)、钢筋网层(12)、型钢支架(13)、格栅钢架(14)、固定层(15)和加固层(16)依次设于隧道内对隧道进行支护,固定层(15)包括多个锚杆,多个锚杆穿设于初混凝土层(11)、钢筋网层(12)、型钢支架(13)和格栅钢架(14)并对其进行固定,加固层(16)为混凝土层,加固层(16)用于对固定层(15)进行封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21)靠近其尖刺状的一端设有螺纹段,钻杆(21)远离其尖刺状的一端设有螺母(4),螺母(4)套设于钻杆(21)外与钻杆(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件(22)包括固定杆(223)、开沟杆(224)和弹性件(225),固定杆(223)位于钻杆(21)内且一端与钻杆(21)连接,开沟杆(224)滑动连接于固定杆(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克刚权强强刘敬磊白荣伟刘雅静张帅孙建保裴震郭世奇朱强任有红翟丁松沈傲雪蔡亚翀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