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体电池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带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金属端子、使用了该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全固体电池和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23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固体电池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有效地抑制在包含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全固体电池的内部产生的硫化氢向外部泄漏。一种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为介于与电池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金属端子和密封所述电池元件的全固体电池用外包装材料之间的全固体电池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中,所述全固体电池包含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所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包含有至少1层树脂层,构成所述树脂层的树脂的硫化氢透过量为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全固体电池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带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金属端子、使用了该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全固体电池和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全固体电池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带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金属端子、使用了该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全固体电池、和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已知电解质为固体电解质的全固体电池。全固体电池由于在电池内不使用有机溶剂,所以具有安全性高、工作温度范围广的优点。
[0003]已知无机固体电解质中的硫化物类的无机固体电解质的离子传导率高。然而,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硫化物类的无机固体电解质包含若与水反应则有可能产生有毒的硫化氢的硫化合物。因此,在全固体电池破损的情况下,存在与空气中的湿气反应而产生硫化氢气体的危险性。
[0004]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个人计算机、摄像机、便携式电话等的高性能化,对电池要求多种多样的形状,并且要求薄型化、轻量化。然而,现有技术中,在电池中经常使用的金属制的外包装材料中,存在难以追随形状的多样化,而且轻量化也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为介于与电池元件的电极电连接的金属端子和密封所述电池元件的全固体电池用外包装材料之间的全固体电池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中,所述全固体电池包含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所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包含至少1层树脂层,构成所述树脂层的树脂的硫化氢透过量为1.0
×
10
‑9cc
·
mm/cm2·
sec
·
cmHg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中,所述树脂层的熔点为150℃以上且350℃以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中,构成所述树脂层的树脂为聚酯或氟树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中,所述聚酯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中,所述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总厚度为5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中,所述全固体电池用外包装材料由从外侧起至少依次包括基材层、阻隔层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层叠体构成,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的熔点为150℃以上且350℃以下。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其中,所述全固体电池用外包装材料由从外侧起至少依次包括基材层、阻隔层和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层叠体构成,构成所述热熔接性树脂层的树脂的硫化氢透过量为1.0
×
10
‑9cc
·
mm/cm2·
sec
·
cmHg以下。8.一种带有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的金属端子,其为在金属端子上安装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而成。9.一种全固体电池,所述全固体电池在由全固体电池用外包装材料形成的包装体中收纳有至少包含单电池的电池元件,所述单电池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层叠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层包含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所述全固体电池包含金属端子,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分别电连接,向所述全固体电池用外包装材料的外侧突出,在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全固体电池用外包装材料之间夹设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端子用粘接性膜。10.一种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是将至少包含单电池的电池元件收纳于由全固体电池用外包装材料形成的包装体中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单电池包含正极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美帆望月洋一加贺田翼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