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转氨酶及其在制备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16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组转氨酶及其在制备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中的应用,该重组转氨酶来源于分支杆菌属(Arthrobacter sp)KNK168的编号AT31转氨酶或其突变体;其中,AT31转氨酶的核苷酸序列编码如SEQ ID NO:1所示,AT31转氨酶的氨基酸序列编码如SEQ ID NO:2所示,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11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该重组转氨酶应用于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的制备,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立体和区域选择性高和环境友好特点,有效避免了低效的拆分或制备规模的手性色谱和毒性较大的有机溶剂的使用。剂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组转氨酶及其在制备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
,具体涉及到一种重组转氨酶及其在制备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尼拉帕利(Niraparib,CAS:1038915

60

4),其化学结构如化学式1所示,化学名:2

[4

((3S)
‑3‑
哌啶基)苯基]‑
2H

吲哚
‑7‑
甲酰胺,是一种聚腺苷二磷酸核糖体聚合酶抑制剂,广泛用于复发性卵巢癌的晚期维持治疗,可显著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并减少复发。
[0003][0004]尼拉帕利的化学合成路线有三种,Jones P等发表的第一代合成路线,第二代合成路线同样由Jones P等通过改良第一代方案得到,第三代合成路线由美国默克公司开发。
[0005]第一代合成手性中间体的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为:以对硝基碘苯和3

吡啶硼酸为原料,通过suzuki偶联反应,氢化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组转氨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转氨酶来源于分支杆菌属(Arthrobacter sp)KNK168的编号AT31转氨酶或其突变体;其中,所述AT31转氨酶的核苷酸序列编码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11所示。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转氨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转氨酶基因的质粒和pET28a载体用同样的限制性内切酶NdeⅠ和EcoRⅠ双酶切,回收双酶切片段,经T4 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表达质粒AT31

pet28a;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重组表达质粒AT31

pet28a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DE3),即可获得基因工程菌株E.coli BL21(DE3)/AT31

pet28a;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基因工程菌株E.coli BL21(DE3)/AT31

pet28a接种至含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培养,当培养液的光密度OD600达到0.5~0.8时,加入终浓度为0.05~1.2mmol/L的异丙基

β

D

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诱导温度10~40℃,即可表达所述的重组转氨酶。3.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转氨酶在制备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S)
‑5‑
(4

溴苯基)哌啶
‑2‑
酮中的应用。4.一种制备尼拉帕利手性中间体(S)
‑5‑
(4

溴苯基)哌啶
‑2‑
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溴苯与琥珀酸酐混合,冰浴降温至2

5℃;然后加入三氯化铝,室温反应3~6h,反应完毕后分离纯化,制得4

(4

溴苯基)
‑4‑
氧丁酸;其中,溴苯、琥珀酸酐和三氯化铝的质量比为180~200:15~25:45~60;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4

(4

溴苯基)
‑4‑
氧丁酸和4

二甲氨基吡啶加入醇类溶剂中溶解后冰浴,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用醇类溶剂溶解后缓慢滴加入反应液,反应完毕后分离纯化,制得4

(4

溴苯基)
‑4‑
氧代丁酸异丙酯;其中,4

(4

溴苯基)
‑4‑
氧丁酸、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4

二甲氨基吡啶的质量比为15~25:3~8:0.1~1;步骤(3):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NaH置于反应容器中,加入1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鹏邱康陆群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