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部分交织高速逐次逼近-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14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部分交织高速逐次逼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部分交织高速逐次逼近

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模数转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部分交织高速逐次逼近

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

技术介绍

[0002]得益于当下集成电路工艺尺寸的不断缩减,如今数字电路的速度越来越快,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中的逐次逼近(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SAR)型模数转换器因不含大量模拟模块,展现出了良好的适配先进工艺的特点,其工作速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在一些高精度的应用场景下,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因为没有模拟放大单元来降低噪声水平,其性能并不如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因此,对于高速高精度的应用场景,逐次逼近

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电路应运而生。
[0003]逐次逼近

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电路是一种结合流水线模数转换器和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混合型模数转换器,其传统结构由采样保持电路、中间子流水线级、后端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和冗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分交织高速逐次逼近

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中间级流水线模块(20)、末级模数转换器(30)和冗余位数字编码电路(40),其中,所述多个中间级流水线模块(20)依次串联连接,所述多个中间级流水线模块(20)用于采集模拟差分输入信号,对所述模拟差分输入信号进行量化,生成余差信号和量化后的数字码,并对所述余差信号进行放大,输出所述量化后的数字码和放大的余差信号,其中,每个中间级流水线模块(20)包括第一子级模数转换器(200)、第二子级模数转换器(201)、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第四控制开关和余差放大器(202),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子级模数转换器(200)和所述余差放大器(202)之间,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子级模数转换器(200)和所述冗余位数字编码电路(40)之间,所述第三控制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子级模数转换器(201)和所述余差放大器(202)之间,所述第四控制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子级模数转换器(201)和所述冗余位数字编码电路(40)之间;前一中间级流水线模块(20)中余差放大器(20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后一中间级流水线模块(20)中的第一子级模数转换器(200)的输入端和第二子级模数转换器(201)的输入端;所述末级模数转换器(30)的输入端连接于最后一个余差放大器(202)的输出端,所述末级模数转换器(30)用于接收所述放大的余差信号,并对所述放大的余差信号进行量化,并输出量化后的数字码;所述冗余位数字编码电路(40)的输入端分别与每个第一子级模数转换器(200)的输出端、每个第二子级模数转换器(201)的输出端和所述末级模数转换器(3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每个中间级流水线模块(20)和所述末级模数转换器(30)的量化后的数字码,并将接收的所有量化后的数字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登全叶栋贤朱樟明沈易刘术彬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