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数据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011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存数据量确定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数据传输场景,将起始时服务器收发数据的缓存数据量设置为最大,并确定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且不发生丢包的最大发送速率为当前发送速率,以当前发送速率,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传输场景对应的测试数据,以供服务器转发测试数据,若数据传输链路中发生丢包,则下调缓存数据量,并更新当前发送速率,以使服务器不发生丢包,直至数据传输链路中不发生丢包,则确定在数据传输场景下,服务器的目标缓存数据量,使得确定服务器的最适合的缓存数据量,以满足数据传输链路不发生丢包的要求,避免因各个节点的瓶颈导致各节点内的缓冲区的收发包出现排队缓存的问题,提高网络稳定性。网络稳定性。网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存数据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缓存数据量确定方法、一种缓存数据量确定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视联网自治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的集中控制网络,在自治网络中包括多个按层分布的自治云,即视联网自治网络的整体网络结构由多个称为自治云的子结构互相连接而成,自治云在互相连接时呈现出层级结构。
[0003]在视联网自治网络中,自治云是构成视联网的基本结构单元,每个视联网自治云包括自治服务器、分控服务器、边界服务器和终端等节点。各个业务的数据包在进行传输前,需要通过各个视联网自治云的自治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并根据视联网自治云中的各个节点,配置出一条数据传输链路,各个业务的数据包根据数据传输链路,从数据源节点经数据转发节点传输至数据汇节点。
[0004]自治服务器是自治云的集中控制节点,主要功能包括对自治云中设备的注册注销、入网退网,跨自治云之间级联和接入管理等自治管控,实现对管理网控制信令的处理以及业务网络传输通道的维护。例如,视联网内自治服务器是实现视联网内任何功能的指令调度中心和业务管控核心,保障视联网内业务高效、稳定、可靠运行。
[0005]因自治云内各个节点的流量瓶颈限制,导致各节点内的缓冲区的收发包出现排队缓存的问题,导致发包过快或取包过慢,造成无法正常获取数据包的情况,造成网络不稳定,发生丢包,卡顿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缓存数据量确定方法、相应的一种缓存数据量确定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缓存数据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8]确定数据传输场景;
[0009]将起始时服务器收发数据的缓存数据量设置为最大,并确定此时向所述5服务器发送数据且所述服务器收发数据时不发生丢包的最大发送速率为当前发送速率;
[0010]以所述当前发送速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传输场景对应的测试数据,以供所述服务器转发所述测试数据;其中,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与所述数据传输场景相对应;
[0011]0若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中发生丢包,则下调所述服务器的收发数据的缓存数据量,并更新所述当前发送速率,以使所述服务器收发数据时不发生丢包;
[0012]直至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中不发生丢包,则确定在所述数据传输场景
下,所述服务器的收发数据的目标缓存数据量。
[0013]5可选地,所述确定此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且所述服务器收发数据时不发生丢包的最大发送速率为当前发送速率包括:
[0014]按照发送速率规则以不同的发送速率,分别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传输场景对应的测试数据,以确定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测试数据,且所述服务器收发数据时不丢包的最大发送速率;
[0015]0将所述最大发送速率确定为所述当前发送速率。
[0016]可选地,在所述若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中发生丢包,则下调所述服务器的收发数据的缓存数据量,并更新所述当前发送速率,以使所述服务器收发数据时不发生丢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7]抓取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最后一个节点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数据;5根据抓取的所述测试数据和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是否发生丢包。
[0018]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9]根据多个所述数据传输场景对应的目标缓存数据量,将其中最小的目标缓存数据量确定为最终缓存数据量。
[0020]可选地,所述数据传输场景为管理透传场景或业务透传场景,所述管理透传场景对应的测试数据为管理报文格式的数据,所述业务透传场景对应的测试数据为业务透传指令;所述管理透传场景或业务透传场景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为从第一自治云的所述服务器发出,经过所述第一自治云中的节点,到达起始终端,再经过所述第一自治云中的节点,到达所述服务器,再经过所述第一自治云中的节点,到达结束终端。
[0021]可选地,所述数据传输场景为全网透传场景,所述全网透传场景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包括第一数据传输链路和第二数据传输链路;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链路为从第一自治云的所述服务器发出,经过级联链路,到达第二自治云的服务器,再经过所述第二自治云中的节点,到达结束终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链路为从所述第一自治云的所述服务器发出,经过级联链路,到达所述第二自治云的服务器,再经过所述第一自治云和所述第二自治云之外的网络,到达结束终端。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缓存数据量确定装置,包括:
[0023]场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数据传输场景;
[0024]速率确定模块,用于将起始时服务器的收发数据的缓存数据量设置为最大,并确定此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且所述服务器收发数据不发生丢包的最大发送速率为当前发送速率;
[0025]数据发送模块,用于以所述当前发送速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传输场景对应的测试数据,以供所述服务器转发所述测试数据;其中,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与所述数据传输场景相对应;
[0026]缓存下调模块,用于若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中发生丢包,则下调所述服务器的收发数据的缓存数据量,并更新所述当前发送速率,以使所述服务器收发数据时不发生丢包;
[0027]缓存确定模块,用于直至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中不发生丢包,则确定在
所述数据传输场景下,所述服务器的收发数据的目标缓存数据量。
[0028]可选地,所述速率确定模块包括:
[0029]最大确定子模块,用于最大确定子模块,用于按照发送速率规则以不同的发送速率,分别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传输场景对应的测试数据,以确定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测试数据,且所述服务器收发数据时不丢包的最大发送速率;
[0030]速率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最大发送速率确定为所述当前发送速率。
[0031]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0032]数据抓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若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中发生丢包,则下调所述服务器的收发数据的缓存数据量,并更新所述当前发送速率,以使所述服务器收发数据时不发生丢包之前,抓取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最后一个节点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数据;
[0033]丢包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抓取的所述测试数据和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是否发生丢包。
[0034]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0035]最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数据传输场景对应的目标缓存数据量,将其中最小的目标缓存数据量确定为最终缓存数据量。
[0036]可选地,所述数据传输场景为管理透传场景或业务透传场景,所述管理透传场景对应的测试数据为管理报文格式的数据,所述业务透传场景对应的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存数据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数据传输场景;将起始时服务器收发数据的缓存数据量设置为最大,并确定此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且所述服务器收发数据时不发生丢包的最大发送速率为当前发送速率;以所述当前发送速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传输场景对应的测试数据,以供所述服务器转发所述测试数据;其中,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与所述数据传输场景相对应;若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中发生丢包,则下调所述服务器的收发数据的缓存数据量,并更新所述当前发送速率,以使所述服务器收发数据时不发生丢包;直至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中不发生丢包,则确定在所述数据传输场景下,所述服务器的收发数据的目标缓存数据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此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数据且所述服务器收发数据时不发生丢包的最大发送速率为当前发送速率包括:按照发送速率规则以不同的发送速率,分别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传输场景对应的测试数据,以确定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测试数据,且所述服务器收发数据时不丢包的最大发送速率;将所述最大发送速率确定为所述当前发送速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测试数据的数据传输链路中发生丢包,则下调所述服务器的收发数据的缓存数据量,并更新所述当前发送速率,以使所述服务器收发数据时不发生丢包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抓取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的最后一个节点接收到的所述测试数据;根据抓取的所述测试数据和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数据传输链路中是否发生丢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多个所述数据传输场景对应的目标缓存数据量,将其中最小的目标缓存数据量确定为最终缓存数据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场景为管理透传场景或业务透传场景,所述管理透传场景对应的测试数据为管理报文格式的数据,所述业务透传场景对应的测试数据为业务透传指令;所述管理透传场景或业务透传场景对应的数据传输链路为从第一自治云的所述服务器发出,经过所述第一自治云中的节点,到达起始终端,再经过所述第一自治云中的节点,到达所述服务器,再经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继元魏洋叶向平
申请(专利权)人: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