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署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期间承受力的固定丝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010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5
用于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的递送和拆卸系统,该系统包括外部递送管和可在该外部递送管的内腔内伸缩地滑动的近侧内管。该近侧内管具有沿近侧端部与远侧端部之间的轴向节段限定于其中的焊接窗口径向向内切口。轴向设置在近侧内管的内腔内的固定丝线经由与焊接窗口重合的至少一个补充连接点固定到近侧内管的内腔的内壁。另外,用于制造该递送和拆卸系统的方法,其中操纵穿过近侧内管的内腔的一根或多根定位丝线,以迫使固定丝线和近侧内管沿与焊接窗口重合的轴向节段彼此直接物理接触。焊接窗口重合的轴向节段彼此直接物理接触。焊接窗口重合的轴向节段彼此直接物理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部署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期间承受力的固定丝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血管内治疗或规程期间使用的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例如,栓塞线圈)的递送和拆卸系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脑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中植入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例如,栓塞线圈)的递送和拆卸系统。在本专利技术改进的递送和拆卸系统中,固定丝线能够在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例如,栓塞线圈)在目标部位处的拆卸/部署期间承受力。
[0002]相关技术
[0003]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通常用于血管内规程或各种血管疾病(例如,脑动脉瘤)的治疗中。通常,将导引导管插入到患者的腿部的股动脉中,同时通过在血管中进行导航的成像引导到大脑中的目标部位(例如,动脉瘤的近侧),如图1所示。在特定应用或使用中,在导引导管125的远侧端部正确定位在动脉瘤的近侧上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导引导管将微导管100跟踪到动脉瘤的近侧(图4)。接下来,经由微导管100将装载有植入式血管内装置(例如,栓塞线圈)105的递送和拆卸系统120引入并推进到动脉瘤的近侧。在递送到目标部位期间,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例如,栓塞线圈)105经由固定丝线(例如,拉力丝线)固定在递送和拆卸系统120内。一旦正确定位在目标部位处(例如,在动脉瘤的近侧上的位置处),固定丝线就会平移(例如,在近侧方向上轴向拉动),释放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例如,栓塞线圈),使其沉积在动脉瘤内(图2示出了单个沉积的栓塞线圈)。重复此过程,直到具有弱化壁的血管区域紧密填充有许多栓塞线圈,从而阻塞血流,由此防止破裂,如图3所示
[0004]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机械递送和拆卸系统,其中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例如,栓塞线圈)经由固定丝线可释放地固定到其远侧端部,该固定丝线自身经由能够在部署期间承受力的一个或多个补充连接点沿其轴向节段稳健地附接到近侧内管的内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改进的机械递送和拆卸系统,其中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例如,栓塞线圈)经由固定丝线可释放地固定到其远侧端部,该固定丝线自身经由能够在部署期间承受力的一个或多个补充连接点沿其轴向节段稳健地附接到近侧内管的内壁。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的递送和拆卸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外部递送管,该外部递送管具有近侧端部、相对的远侧端部和轴向限定于其中的内腔;以及近侧内管,该近侧内管具有近侧端部、相对的远侧端部和轴向限定于其中的内腔。近侧内管可在外部递送管的内腔内伸缩地滑动,并且具有沿其轴向节段限定于其中的焊接窗口径向向内切口,但不包括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该系统还包括固定丝线,该固定丝线轴向设置在近侧内管的内腔内,其中固定丝线经由与焊接窗口重合的至少一个补充连接点固定到近侧内管的内腔的内壁。
[0007]本专利技术的仍另外的方面涉及一种制造用于前一段中描述的植入式血管内治疗系统的递送和拆卸系统的方法。最初,近侧内管在外部递送管的内腔中伸缩地组装,使得近侧
内管的近侧端部延伸超过外部递送管的近侧端部,而不会隐藏焊接窗口。然后,固定丝线和至少一根定位丝线在从近侧内管的远侧端部到近侧端部的方向上穿过近侧内管的内腔,直到固定丝线和至少一根定位丝线中的每一者的近侧端部延伸超过近侧内管的近侧端部。接下来,通过操纵固定丝线和/或至少一根定位丝线,迫使固定丝线与近侧内管的内腔的内壁直接物理接触,近侧内管的内腔的内壁与焊接窗口重合。在焊接窗口内,沿轴向节段在彼此直接物理接触的固定丝线与近侧内管的内腔的内壁之间形成至少一个补充连接点。然后,至少一根定位丝线从近侧内管在近侧方向上缩回。
附图说明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例示的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将更显而易见,其中贯穿若干视图的相似参考标号是指类似元件,并且其中:
[0009]图1描绘了导引导管通过股动脉到大脑中的目标部位的导航的路径或路线;
[0010]图2示出了使用被缩回的脱离和拆卸系统在动脉瘤中部署/沉积的单个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例如,栓塞线圈);
[0011]图3表示在撤回微导管之后填充有多个栓塞线圈的动脉瘤;
[0012]图4是在其中递送和拆卸系统设置在微导管内的示例性应用期间装载有栓塞线圈的现有技术递送和拆卸系统的侧视图,该微导管继而设置在导引导管中;
[0013]图5是示例性机构的远侧节段的透视切面图,该示例性机构包括用于将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例如,栓塞线圈)可释放地固定到本专利技术递送和拆卸系统的远侧端部的固定丝线;
[0014]图6A描绘了穿过固定丝线的近侧内管;
[0015]图6B示出了从近侧内管的近侧端部伸出/退出的固定丝线的近侧端部分的弯曲;
[0016]图6C表示示例性近侧内管和穿过其中的固定丝线一起作为一个单元在一对定位丝线上拉动;
[0017]图6D描绘了一根或多根丝线(例如,固定丝线和该对定位丝线)的操纵,以迫使固定丝线沿与焊接窗口重合的轴向节段与近侧内管的内壁直接物理接触;
[0018]图6E是近侧内管的侧视图,其示出固定丝线沿与焊接窗口重合的轴向节段(下文称为“固定位置”)与近侧内管的内壁直接物理接触;
[0019]图6F是处于固定位置中的固定丝线的侧视图(即,迫使其沿与焊接窗口重合的轴向节段与近侧内管的内壁直接物理接触)(定位丝线未示出);
[0020]图6G是沿图6F的线VI(G)

VI(G)的径向剖视图,其示出了在焊接到近侧内管的内壁之前处于固定位置中的固定丝线;
[0021]图6H是三根丝线(例如,固定丝线和该对定位丝线)一起作为一个单元穿过近侧内管的等轴视图;
[0022]图7A是具有激光切割焊接窗口的示例性近侧内管的顶视图,通过该激光切割焊接窗口可以看到一系列8个点焊缝;
[0023]图7B是图7A的近侧内管的侧视图;
[0024]图7C是图7B的沿线VI((C)

VII(C)的径向剖视图;
[0025]图8A是具有两个粘合剂窗口的示例性近侧内管的侧视图,这两个粘合剂窗口与单
个焊接窗口径向间隔开180
°
并且与单个焊接窗口的粘合剂窗口轴向对准;
[0026]图8B是图8A的近侧内管的顶视图,其描绘了单个焊接窗内的两个粘合剂窗口的轴向对准;
[0027]图9是7个点焊缝的替代构型的侧视图,其中与在近侧方向上的任何其他相邻点焊缝之间的轴向方向上的间隔距离相比,距固定丝线的近侧端部最远的点焊缝(最左侧)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下一个相邻点焊缝具有更大的间隔距离;
[0028]图10A是在装载植入式血管内装置之前焊接到近侧内管的固定丝线一起作为组装在外部递送管中的一个单元的侧视图表示;并且
[0029]图10B是在装载植入式血管内装置之后的侧视图表示,具有焊接到其上的固定丝线的近侧内管在远侧方向上伸缩地推进,由此焊接窗口(由虚线半圆描绘)被物理地压接的外部递送管隐藏/遮挡/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的递送和拆卸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外部递送管,所述外部递送管具有近侧端部、相对的远侧端部和轴向地限定于其中的内腔;近侧内管,所述近侧内管具有近侧端部、相对的远侧端部和轴向地限定于其中的内腔;所述近侧内管能够在所述外部递送管的所述内腔内伸缩地滑动;所述近侧内管具有沿其轴向节段限定于其中的焊接窗口径向向内切口,所述轴向节段位于所述近侧端部和所述远侧端部之间但不包括所述近侧端部和所述远侧端部;以及固定丝线,所述固定丝线轴向地设置在所述近侧内管的所述内腔内;所述固定丝线的近侧端部经由近侧珠粒附接到所述近侧内管的所述近侧端部;并且所述固定丝线经由与所述焊接窗口重合的至少一个补充连接点固定到所述近侧内管的所述内腔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补充连接点是至少一个点焊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点焊缝是在轴向方向上串联布置并且全部定位在所述焊接窗口内的多个点焊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点焊缝的尺寸并非全部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多个点焊缝中,被布置成最靠近所述近侧内管的所述近侧端部的至少一个点焊缝的尺寸相对于被布置成距所述近侧内管的所述近侧端部最远的至少一个点焊缝更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点焊缝被布置成使得相邻点焊缝之间的间隔距离不总是相等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多个点焊缝中,被布置成距所述近侧内管的所述近侧端部最远的至少两个相邻的点焊缝彼此分开的距离大于被布置成更靠近所述近侧内管的所述近侧端部的两个相邻的点焊缝的距离间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近侧内管的所述近侧端部与所述焊接窗口的近侧边缘之间的轴向长度大于或等于大约1.0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近侧内管的所述近侧端部与所述焊接窗口的近侧边缘之间的轴向长度在大约13mm与大约16mm之间的范围内;并且所述近侧内管在所述外部递送管内伸缩地布置并且固定就位,其中所述焊接窗口和所述至少一个补充连接点完全地隐藏。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近侧内管具有径向向内限定在其中的粘合剂窗口;所述粘合剂窗口与所述焊接窗口轴向地对准且径向地间隔开大约180度;并且所述补充连接点至少部分地被粘合剂包围。11.一种制造用于植入式血管内治疗装置的递送和拆卸系统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外部递送管,所述外部递送管具有近侧端部、相对的远侧端部和轴向地限定于其中的内腔;近侧内管,所述近侧内管具有近侧端部、相对的远侧端部和轴向地限定于其中的内腔;所述近侧内管能够在所述外部递送管的所述内腔内伸缩地滑动;所述近侧内管具有沿其轴向节段限定于其中的焊接窗口径向向内切口,所述轴向节段位于所述近侧端部和所述远侧端部之间但不包括所述近侧端部和所述远侧端部;和固定丝线,所述固定丝线轴向地设置在所述近侧内管的所述内腔内;所述固定丝线的近侧端部经由近侧珠粒附接到所述近侧内管的所述近侧端部;所述固定丝线经由与所述焊接窗口重合的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
申请(专利权)人: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