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和矛状部。壳体具有能从后方插入端子零件的腔。矛状部形成为向前方呈悬臂状突出的形态。矛状部在端子零件插入到腔内的过程中与端子零件抵接而挠曲变形,在端子零件正规插入到腔内的状态下向复原方向移位,将端子零件保持为防止从后方脱落。
[0003]在该结构中,在向后方的拉力作用于端子零件的情况下,在矛状部向与在端子零件的插入过程中挠曲变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挠曲变形时,有可能矛状部压弯而使限制端子零件向后方移动的力降低。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采用以下结构。即,在腔的内壁形成有从内壁两侧面突出的限制部,在矛状部的两侧缘伸出地形成有抵接部。并且,当矛状部将要向上述反方向挠曲变形时,则矛状部的抵接部抵接于限制部而限制矛状部的进一步的挠曲动作。因此,根据上述结构,不易发生矛状部的压弯,能够抑制限制端子零件向后方移动的力降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
2163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5]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具备端子零件和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在前后方向延伸;矛状部,形成于所述腔的高度方向的一方侧,能在所述高度方向挠曲变形;以及延设面,形成于所述腔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所述端子零件具有配置于所述腔内的端子主体,所述端子主体在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具有卡止部,所述矛状部具有:限制部,从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突出到所述腔内,相对于所述卡止部能从后方卡止;和伸出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从所述限制部向所述延设面位于的一侧伸出,所述伸出部具有对置面,所述对置面相对于所述延设面从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对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前壁,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前端;和所述矛状部的脱模孔,由所述前壁的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的端缘划定,能通过所述脱模孔从前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