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电路和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0094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校正电路和校正方法。使用共同的元件来校正两个输入信号的振幅和相位差中的至少一个。校正电路10具备:选择器6A、6B,选择并输出相位彼此正交的I信道输入信号和Q信道输入信号中的任一个的输入信号;乘法器2A,进行选择器6A的输出和第一系数的乘法运算;乘法器2B,进行选择器6B的输出和第二系数的乘法运算;加法器4A,进行乘法器2A的乘法结果与I信道输入信号的加法运算;以及加法器4B,进行乘法器2B的乘法结果与Q信道输入信号的加法运算,分别从输出端子8A和输出端子8B输出加法器4A的加法结果和加法器4B的加法结果。4A的加法结果和加法器4B的加法结果。4A的加法结果和加法器4B的加法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校正电路和校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使输入信号的波形接近作为目标的波形的校正电路和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对正交相位被调制信号的I信道和Q信道中的各自的振幅和相位进行平衡化的系统。
[0003]在使用相位彼此正交的I信道信号和Q信道信号这两个调制信号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中,为了进行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具备正交调制器和正交解调器。在正交调制器和正交解调器中,例如使用电阻或电容器等模拟元件,但由于模拟元件的特性的偏差,有时在相同大小的振幅是理想的I信道信号和Q信道信号的各自的振幅中产生差,并且90度的相位差是理想的I信道信号和Q信道信号的相位差偏离90度。由这样的振幅的差产生的增益误差以及由相位的偏离产生的相位误差会对通信设备的通信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0004]因此,有时使用对I信道信号和Q信道信号的振幅和相位差进行校正的正交误差校正电路100。
[0005]图4是示出现有的正交误差校正电路100的一例的图。如图4所示,正交误差校正电路100包括振幅校正电路100A和相位校正电路100B。
[0006]振幅校正电路100A包括两个乘法器2和振幅校正表102(也称为“A表102”)。作为振幅校正电路100A输出信号的各个乘法器2的输出信号被反馈给振幅控制电路106,振幅控制电路106以使得各个乘法器2的输出信号中的振幅的差分接近“0”的方式从A表102中选择与反馈的振幅的差分对应的校正值,并输入到各个乘法器2。由此,通过两个乘法器2对I信道输入信号(有时用“Ichin”缩写表示)和Q信道输入信号(有时用“Qchin”缩写表示)分别乘以所选择的校正值,以使得振幅的差分接近“0”的方式校正后的I信道输入信号和Q信道输入信号被输入到相位校正电路100B。
[0007]另一方面,相位校正电路100B包括两个乘法器2、两个加法器4和相位校正表104(也称为“P表104”)。作为相位校正电路100B输出信号的各个加法器4的输出信号被反馈给相位控制电路108,相位控制电路108以使得各个加法器4的输出信号中的相位差接近90度的方式从P表104中选择与反馈的输出信号的相位差对应的校正值,并输入到各个乘法器2。由此,通过两个乘法器2对I信道输入信号和Q信道输入信号分别乘以所选择的校正值。相位校正电路100B通过用加法器4将从振幅校正电路100A输出的I信道输入信号与校正值的乘法结果与从振幅校正电路100A输出的Q信道输入信号相加,由此输出以使得与I信道输入信号的相位差接近90度的方式校正后的Q信道输出信号(有时用“Qchout”缩写表示)。此外,相位校正电路100B通过用加法器4将从振幅校正电路100A输出的Q信道输入信号与校正值的乘法结果与从振幅校正电路100A输出的I信道输入信号相加,由此输出以使得与Q信道输入信号的相位差接近90度的方式校正后的I信道输出信号(有时用“Ichout”缩写表示)。
[0008]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2267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图4所示的正交误差校正电路100中,由于振幅校正电路100A和相位校正电路100B在功能上分离,所以不能共同使用分别包括在振幅校正电路100A和相位校正电路100B中的乘法器2,振幅校正电路100A和相位校正电路100B分别需要乘法器2。此外,对于振幅校正电路100A和相位校正电路100B,分别需要控制电路(在该情况下,振幅控制电路106和相位控制电路108)。
[0010]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校正电路以及校正方法,其不将校正电路分离地构成为校正振幅的电路和校正相位差的电路,而是能够使用共同的元件来校正两个输入信号的振幅和相位差中的至少一个。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校正电路具备:第一选择器和第二选择器,选择并输出相位彼此正交的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中的任一个;第一乘法器,进行所述第一选择器的输出与第一系数的乘法运算;第二乘法器,进行所述第二选择器的输出与第二系数的乘法运算;第一加法器,进行所述第一乘法器的乘法结果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的加法运算;以及第二加法器,进行所述第二乘法器的乘法结果与所述第二输入信号的加法运算,分别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输出所述第一加法器的加法结果和所述第二加法器的加法结果。
[0012]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校正方法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选择器和第二选择器,分别输出相位彼此正交的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中的任一个;使用第一乘法器来执行预先设定的第一系数与所述第一选择器的输出的乘法运算,并且使用第二乘法器来执行预先设定的第二系数与所述第二选择器的输出的乘法运算;将使用了第一加法器的所述第一乘法器的乘法结果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的加法结果、和使用了第二加法器的所述第二乘法器的乘法结果与所述第二输入信号的加法结果分别作为所述第一输入信号的校正信号和所述第二输入信号的校正信号进行输出。
[0013]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那样的效果:不将校正电路分离地构成为校正振幅的电路和校正相位差的电路,而是能够使用共同的元件来校正两个输入信号的振幅和相位差中的至少一个。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示出校正电路的一例的图;图2是示出反馈输出的校正电路的一例的图;图3是示出将输入信号的振幅或相位校正为从后级电路指定的目标值的校正电路的一例的图;图4是示出现有的正交误差校正电路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相同的结构要素在全部附图中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数值a和数值b的乘法用“ab”表示,但在运算关系不明确的地方,有时表示为“a
·
b”,明确是数值a和数值b的乘法。
[0016]<校正的原理>假设,I信道输入信号用余弦波形Acosθ表示,相位与I信道输入信号正交的Q信道输入信号用正弦波形Bsinθ表示。在此,“A”为I信道输入信号的振幅,“B”为Q信道输入信号的振幅,以及“θ”为相位角。
[0017]考虑使I信道输入信号的振幅A与Q信道输入信号的振幅B相匹配而校正为Bcosθ的情况。在该情况下,Bcosθ如(1)式那样变形。
[0018](数式1)。
[0019]因此,可知,为了得到Bcosθ,只要将I信道输入信号Acosθ乘以系数(B/A

1)的结果与I信道输入信号Acosθ相加即可。
[0020]另一方面,当考虑使Q信道输入信号的振幅B与I信道输入信号的振幅A相匹配而校正为Asinθ的情况时,Asinθ如(2)式那样变形。
[0021](数式2)。
[0022]因此,可知,为了得到Asinθ,只要将Q信道输入信号Bsinθ乘以系数(A/B

1)的结果与Q信道输入信号Bsinθ相加即可。
[0023]接着,考虑I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正电路,其中,具备:第一选择器和第二选择器,选择并输出相位彼此正交的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中的任一个的输入信号;第一乘法器,进行所述第一选择器的输出与第一系数的乘法运算;第二乘法器,进行所述第二选择器的输出与第二系数的乘法运算;第一加法器,进行所述第一乘法器的乘法结果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的加法运算;以及第二加法器,进行所述第二乘法器的乘法结果与所述第二输入信号的加法运算,分别从第一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出端子输出所述第一加法器的加法结果和所述第二加法器的加法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一输入信号用具有振幅A且相位角(θ+α)的余弦波形Acos(θ+α)表示、所述第二输入信号用具有振幅B且相位角θ的正弦波形Bsinθ表示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选择器和第二选择器都选择所述第二输入信号,所述第一系数被设定为(A/B)sinα,所述第二系数被设定为(A/B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一输入信号用具有振幅A且相位角θ的余弦波形Acosθ表示、所述第二输入信号用具有振幅B且相位角(θ+α)的正弦波形Bsin(θ+α)表示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选择器和第二选择器都选择所述第一输入信号,所述第一系数设定为(B/A

1),并且所述第二系数设定为

(B/A)sinα。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校正电路,其中,使用从预先将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分别设定为0的情况下的所述第一加法器的加法结果和所述第二加法器的加法结果计算出的、所述第一输入信号的振幅A、所述第二输入信号的振幅B、和相位角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真人
申请(专利权)人:蓝碧石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