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隐形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89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按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隐形扣,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隐形扣的稳定性差的问题,包括具有弹性的子扣和母扣,子扣包括第一基部、设于第一基部上的凸台、设于凸台上的立柱以及有立柱自由端的钩部,第一基部、凸台、立柱和钩部为一体结构,钩部的直径尺寸大于立柱的直径尺寸,凸台的直径尺寸大于钩部的直径尺寸,第一基部的直径尺寸大于凸台的直径尺寸,母扣包括第二基部、设于第二基部上的通孔、设于通孔周沿的侧壁以及由侧壁的自由端向内延伸的端沿,通过端沿使得母扣形成一椭圆形结构的卡置孔,通孔的直径尺寸大于卡置孔的长轴尺寸,卡置孔的长轴尺寸大于钩部的直径尺寸,卡置孔的短轴尺寸小于钩部的直径尺寸。卡置孔的短轴尺寸小于钩部的直径尺寸。卡置孔的短轴尺寸小于钩部的直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隐形扣


[0001]本技术涉及按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隐形扣。

技术介绍

[0002]按扣又称为摁扣,是衣服中常用的一种扣子。按扣由带有凸块的子扣和带有凹槽的母扣配合,按扣借助凸块嵌入凹槽实现连接固定的作用。
[0003]现有的按扣结构,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146606.2公开了一种肩带隐形扣,包括:带体和置于所述带体两端、具有一凹陷部的主扣以及具有一隆起部的配合扣。使用时,将隐形肩带扣的主扣端通过小孔缝在衣服肩部的内里,将配合扣一端穿过肩带,然后与主扣扣在一起,将肩带固定起来。
[0004]上述隐形扣存在如下问题:
[0005](1)由于隐形肩带扣的主扣端通过小孔缝在衣服肩部的内里,使得主扣上带有小孔的区域暴露于外部,也就是呈现于外部可观察的区域较大,易吸引消费者注意,难以实现“隐形”的作用;
[0006](2)配合扣的隆起部为半圆球结构,其与凹陷部需要过盈配合以实现连接,使得在初次使用时,隆起部与凹陷部的连接处于张紧状态,难以分离;而在多次使用后易造成磨损或者变形,造成隆起部与凹陷部易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隐形扣,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隐形扣的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新型隐形扣,包括具有弹性的子扣和母扣,所述子扣包括第一基部、设于第一基部上的凸台、设于凸台上的立柱以及有立柱自由端的钩部,所述第一基部、凸台、立柱和钩部为一体结构,所述钩部的直径尺寸大于立柱的直径尺寸,所述凸台的直径尺寸大于钩部的直径尺寸,所述第一基部的直径尺寸大于凸台的直径尺寸,所述母扣包括第二基部、设于第二基部上的通孔、设于通孔周沿的侧壁以及由侧壁的自由端向内延伸的端沿,通过端沿使得母扣形成一椭圆形结构的卡置孔,所述第二基部、侧壁和端沿为一体结构,所述通孔的直径尺寸大于卡置孔的长轴尺寸,所述卡置孔的长轴尺寸大于钩部的直径尺寸,所述卡置孔的短轴尺寸小于钩部的直径尺寸。
[0010]进一步的,所述钩部的上表面为曲面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钩部的厚度尺寸为1.2mm~1.8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部和/或第二基部的外侧沿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子扣的背面的中部设有一盲孔,所述盲孔延伸至钩部,所述盲孔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盲孔过盈配合,所述支撑杆的硬度大于子扣的硬度,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尺寸不小于盲孔的深度尺寸。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尺寸比盲孔的深度尺寸大1mm~3mm。
[0015]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隐形扣,在使用时,分别将子扣的第一基部和母扣的第二基部夹设于两层布料之间,再通过热压合或者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将两层布料与第一基部或者第二基部压合,实现布料与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的固定连接,并使得子扣的凸台、立柱和钩部暴露于外侧,同时使得母扣的侧壁、端沿和卡置孔暴露于外侧,该结构所占整体子扣、母扣的区域较小,且子扣、母扣所占衣物的体积较小,不利于普通消费者的观察,实现较好的隐形效果,并且,子扣与母扣扣合时,通过钩部嵌入卡置孔,使得钩部挤压端沿,由于子扣、母扣具有弹性,使得端沿和钩部均弹性变形,使得钩部嵌入卡置孔内,并钩住端沿,实现自锁,该种连接方式,通过子扣和母扣的弹性变形实现连接,同时通过子扣上的钩部与母扣上的端沿钩合,提高扣合连接的牢固性以及稳定性,并且钩部为曲面结构,且卡置孔为椭圆形结构,便于钩部嵌入卡置孔内,且减少两者的变形量,从而避免过度变形造成的塑性变形,进而保护子扣和母扣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使用寿命,进一步保证子扣与母扣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母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子扣的另一种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本技术实施例为:
[0024]参考图1、图2与图3所示,一种新型隐形扣,包括具有弹性的子扣1和母扣2,具体的,所述子扣1和母扣2均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制成的,所述子扣1包括第一基部11、设于第一基部11上的凸台12、设于凸台12上的立柱13以及有立柱13自由端的钩部14,所述第一基部11、凸台12、立柱13和钩部14为一体结构,所述钩部14的上表面为曲面结构15,所述钩部14的厚度尺寸为1.2mm~1.8mm,优选的为1.5mm,所述钩部14的直径d为3.26mm,所述第一基部11的直径a为12mm,所述凸台12的直径b为4.4mm,所述钩部14的直径d尺寸大于立柱13的直径c尺寸,所述凸台12的直径c尺寸大于钩部14的直径d尺寸,所述第一基部11的直径a尺寸大于凸台12的直径b尺寸,所述母扣2包括第二基部21、设于第二基部21上的通孔22、设于通孔22周沿的侧壁23以及由侧壁23的自由端向内延伸的端沿24,通过端沿24使得母扣2形成一椭圆形结构的卡置孔25,所述第二基部21、侧壁23和端沿24为一体结构,所述通孔22的直径e尺寸大于卡置孔25的长轴f尺寸,所述卡置孔25的长轴f尺寸大于钩部14的直径d尺寸,所述卡置孔25的短轴g尺寸小于钩部14的直径d尺寸,所述第二基部21的直径h为12mm,所述侧壁23的直径i为5.57mm。
[0025]本新型隐形扣,参考图6所示,在使用时,分别将子扣1的第一基部11和母扣2的第
二基部21夹设于两层布料10之间,再通过热压合或者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将两层布料10与第一基部11或者第二基部21压合,实现布料与第一基部11和第二基部21的固定连接,并使得子扣1的凸台11、立柱13和钩部14暴露于外侧,同时使得母扣2的侧壁23、端沿24和卡置孔25暴露于外侧,该结构所占整体子扣1、母扣2的区域较小,且子扣1、母扣2所占衣物的体积较小,不利于普通消费者的观察,实现较好的隐形效果,并且,子扣1与母扣2扣合时,通过钩部14嵌入卡置孔25,使得钩部14挤压端沿24,由于子扣1、母扣2具有弹性,使得端沿24和钩部14均弹性变形,使得钩部14嵌入卡置孔25内,并钩住端沿24,实现自锁,该种连接方式,通过子扣1和母扣2的弹性变形实现连接,同时通过子扣1上的钩部14与母扣2上的端沿24钩合,提高扣合连接的牢固性以及稳定性,并且钩部14为曲面结构,且卡置孔25为椭圆形结构,便于钩部14嵌入卡置孔25内,且减少两者的变形量,从而避免过度变形造成的塑性变形,进而保护子扣1和母扣2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隐形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弹性的子扣和母扣,所述子扣包括第一基部、设于第一基部上的凸台、设于凸台上的立柱以及有立柱自由端的钩部,所述第一基部、凸台、立柱和钩部为一体结构,所述钩部的直径尺寸大于立柱的直径尺寸,所述凸台的直径尺寸大于钩部的直径尺寸,所述第一基部的直径尺寸大于凸台的直径尺寸,所述母扣包括第二基部、设于第二基部上的通孔、设于通孔周沿的侧壁以及由侧壁的自由端向内延伸的端沿,通过端沿使得母扣形成一椭圆形结构的卡置孔,所述第二基部、侧壁和端沿为一体结构,所述通孔的直径尺寸大于卡置孔的长轴尺寸,所述卡置孔的长轴尺寸大于钩部的直径尺寸,所述卡置孔的短轴尺寸小于钩部的直径尺寸。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仲漩赖温恭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众自造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