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接式古建筑木柱墩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古建木柱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插接式古建筑木柱墩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在非大修时段的主要修复工作是对木柱进行修复,由于木柱作为主要承载构件,并且常年与地面接触极易被侵蚀,进而导致较为严重的腐朽,无法继续使用,因此需要对腐朽的木柱采用墩接的方式进行局部修缮。在进行局部修缮时由于未处于大修时期,无法为了墩接柱子而进行挑顶,只能在没有解除建筑上部约束的情况下对木柱进行墩接,一般采用的方式是从侧面推入的方式进行墩接,如CN206267553U公开的采用榫接结构的墩接加固结构实现了对木柱的修复,但是上述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实用性较差,由于墩接面为平面,并且墩接面直接接触,采用榫接方式的墩接柱也无法采用抬高木柱的方式实现墩接入位,一般是采用外力顶入的施工方法,但是容易导致木柱偏移影响古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插接式古建筑木柱墩接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插接式古建筑木柱墩接结构,在墩接面之间预留间隙,方便墩接柱的入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接式古建筑木柱墩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旧木柱(1)、墩接柱(2)和连接结构(3),所述旧木柱(1)底部设有插接槽,所述旧木柱(1)的底面和插接槽的顶面为墩接面,所述墩接柱(2)设在旧木柱(1)的下端,所述墩接柱(2)包括支撑段(21)和插接段(22),所述支撑段(21)和插接段(22)的顶面为墩接面,所述墩接柱(2)上的墩接面与旧木柱(1)上的墩接面相对应,相互之间预留墩接间隙,所述支撑段(21)位于旧木柱(1)下方,所述插接段(22)位于插接槽中;所述连接结构(3)包括卡固块(31)和箍圈(32),所述卡固块(31)设在旧木柱(1)和墩接柱(2)的墩接面之间,所述箍圈(32)设在旧木柱(1)的外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接式古建筑木柱墩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插接段(22)设在墩接柱(2)的中部,所述支撑段(21)顶部的墩接面位于插接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雪,张峰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