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69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9
本申请涉及电源管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其包括电池模块、外部电源接入模块、开关模块、MCU控制模块、触发模块和开机控制模块,电池模块和外部电源接入模块用于为用电负载供电,开关模块用于控制电池模块与用电负载之间的电路导通或断开,MCU控制模块用于发出使能信号,外部电源接入模块接入时发出接入信号,触发模块发出触发信号,开机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信号和使能信号,并在接收到使能信号时发送控制信号,在接收到接入信号时停止发送控制信号,开关模块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和控制信号时导通。本申请在接入外部电源和撤出外部电源时,能够自动切换供电,切换速度快,效率高,使用电负载能够连续工作。使用电负载能够连续工作。使用电负载能够连续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电源管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外部电源和电池电源双电源供电系统应用过程中,在外部电源接入系统的时候,系统需要切换到外部电源供电,现有的主流解决方案采用继电器或接触式开关直接开启或关断,由于采用继电器或接触式开关这种方式切换外部电源和电池电源供电,这种切换靠继电器物理吸合,所以在切换时会导致设备工作重启,工作不连续,对此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双电源供电切换时导致设备重启、工作不连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4]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包括,
[0005]电池模块,用于为用电负载供电;
[0006]外部电源接入模块,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向用电负载供电,当外部电源接入时,发送接入信号;
[0007]开关模块,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模块经过所述开关模块向用电负载供电,用于控制电池模块与用电负载之间的电路导通或断开;
[0008]MCU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开关模块和所述外部电源接入模块连接,用于发出使能信号;
[0009]触发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用于发送触发信号,所述开关模块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导通,使所述电池模块向所述MCU控制模块供电;
[0010]开机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外部电源接入模块、所述开关模块和所述MCU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接入信号和所述使能信号,并在接收到使能信号时发送控制信号,在接收到接入信号时停止发送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导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路工作时,触发模块发送触发信号,开关模块接收到触发信号时导通,使电池模块能够向MCU控制模块供电,MCU控制模块通电时向开机控制模块发出使能信号,开机控制模块接收到使能信号后,发送控制信号到开关模块,使开关模块导通,此时电池向用电负载供电,当外部电源接入时,外部电源接入模块发送接入信号,开机控制模块接收到外部电源模块发送的接入信号后,停止发送控制信号,使开关模块断开,此时电池停止为用电负载供电,由外部电源向用电负载供电;当撤去外部电源的瞬间时,由于使能信号的存在,开机控制模块迅速发送控制信号,使开关模块迅速导通,此时电池恢复向用电负载供电,从而实现电池电源和外部电源的切换。
[0012]可选的,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1,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电池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用电负载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作为开关模块的控
制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所述触发模块和所述开机控制模块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触发模块和开机控制模块连接,在接收到触发模块发出的触发信号时,场效应管Q1导通,使电池模块向MCU控制模块供电,使MCU模块发出使能信号,当开机控制模块接收到MCU模块的使能信号时,发送控制信号,使场效应管Q1持续导通。
[0014]可选的,所述触发模块为按键开关SW,所述按键开关SW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按键开关SW用于控制所述MCU控制模块中的电路导通或者断开。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按下按键开关SW时,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位变化,控制场效应管Q1导通,电池模块为MCU控制模块供电,使MCU控制模块能够发出使能信号,此时按键开关SW弹起,由于使能信号的保持,使场效应管Q1能够保持在导通的状态。
[0016]可选的,还包括开机按键检测单元,所述开机按键检测单元与所述触发模块连接,用于检测触发模块的状态,并发送检测信号给MCU控制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时,停止发送所述使能信号。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长按开机按键时,开机按键检测单元检测到开机按键的状态,发送检测信号给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接收到检测信号时,停止发送使能信号,使电池供电通断模块断开,从而使电池模块停止向用电负载供电。
[0018]可选的,所述开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开关模块和所述MCU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在接收到所述使能信号时发出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外部电源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在接收到所述接入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电路断开,使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停止发送控制信号。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当第一开关单元接收到使能信号时,发出控制信号,使开关模块的电路导通,使电池模块向用电负载供电,当第二开关模块接收到接入信号时,使第一开关单元的电路断开,此时第一开关单元停止发送控制信号,使电池模块停止向用电负载供电,此时由外部电源向用电负载供电;当外部电源撤去的瞬间,第一开关单元的电路再次导通,发出控制信号,使开关模块导通,电池模块重新为用电负载供电。
[0020]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Q2,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开关模块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MCU控制模块发出使能信号时,使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电位变化,第一三极管Q2导通,第一三极管Q2导通时使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位变化,场效应管Q1导通,从而使电池模块为用电负载供电。
[0022]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三极管Q3,所述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与外部电源接入模块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入外部电源时,外部电源接入模块发出接入信号,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电位变化,第二三极管Q3导通,使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电位发生变化,第一三极管Q2不导通,控制信号停止发送,使开关模块的电路断开,从而使电池模块停止为用
电负载供电。
[0024]可选的,所述外部电源接入模块包括TYPE

C接入口。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连接外部电源。
[0026]可选的,所述外部电源接入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均设置有二极管。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部电源接入模块和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设置二极管,防止当外部电源接入模块和开关模块向用电负载供电时电流倒流。
[0028]可选的,所述二极管为肖特基二极管。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极管为肖特基二极管,相比于普通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更短,提高反应效率。
[003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1]1.在接入外部电源和撤出外部电源时,能够自动切换供电,在切换电池电源模块和外部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块(1),用于为用电负载供电;外部电源接入模块(2),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向用电负载供电,当外部电源接入时,发送接入信号;开关模块(3),与所述电池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模块(1)经过所述开关模块(3)向用电负载供电,用于控制电池模块(1)与用电负载之间的电路导通或断开;MCU控制模块(4),分别与所述开关模块(3)和所述外部电源接入模块(2)连接,用于发出使能信号;触发模块(5),与所述开关模块(3)连接,用于发送触发信号,所述开关模块(3)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导通,使所述电池模块(1)向所述MCU控制模块(4)供电;开机控制模块(6),分别与所述外部电源接入模块(2)、所述开关模块(3)和所述MCU控制模块(4)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接入信号和所述使能信号,并在接收到使能信号时发送控制信号,在接收到接入信号时停止发送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模块(3)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3)包括场效应管Q1,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电池模块(1)的输出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用电负载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作为开关模块(3)的控制端,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所述触发模块(5)和所述开机控制模块(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模块(5)为按键开关SW,所述按键开关SW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按键开关SW用于控制所述MCU控制模块(4)中的电路导通或者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源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机按键检测单元(7),所述开机按键检测单元(7)与所述触发模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强国徐志强任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讯智能硬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