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料喷淋与旋流子除雾组合的除尘除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53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填料喷淋与旋流子除雾组合的除尘除雾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顶部为烟气出口,所述烟气通道的底部设喷淋液池,所述喷淋液池与所述烟气出口之间在烟气通道的内壁上从下到上依次连接有烟气入口、填料喷淋层、旋流除雾层,所述填料喷淋层包括至少一层填料层,每层填料层上方设一组喷淋组件,所述旋流除雾层包括至少一层旋流子除雾器,每层所述旋流子除雾器下方设一组冲洗器。组冲洗器。组冲洗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料喷淋与旋流子除雾组合的除尘除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除雾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填料喷淋与旋流子除雾组合的除尘除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废气治理领域中,尘雾是废气治理的重点处理对象。处理气体粉尘常采用的湿法处理工艺都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白烟,行业中称为“湿烟羽”现象。白烟绝大部分成分是高于环境温度的水蒸气,而新雾霾理论认为雾霾是由水蒸气和颗粒物共同组成的。当空气湿度超过50%,水蒸汽在空气中形成水蒸汽气溶胶,水分子包围、俘获、浸润、胀大污染物颗粒变为雾霾颗粒,雾霾颗粒的增多就形成轻重程度不同的雾霾。因此,降低处理烟气排放的白烟一直也是检验设备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0003]市场上几乎所有湿法处理设备的排放都伴有肉眼可见的白烟,其他白烟排放较少的方法主要有:采用干式脱硫设备,即采用非喷淋方式对废气进行脱硫处理,但这种工艺的处理效果远远达不到湿式喷淋脱硫的效果,且除尘效果差;采用烟气换热系统,即增加烟气排出口的温度,避免烟气排放口处凝结成白烟,但这种方式存在成本高、后期维修困难等问题。湿法处理设备在现阶段还没有理想的替代方案,但仍有改进空间。
[0004]关于湿法除尘的技术主要有:喷淋塔、水浴除尘器、筛板塔(泡沫塔)、水膜除尘器、填料塔、文氏管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目前常用的脱水除雾装置有:波纹板、旋流板、旋风除雾器、丝网除雾器。常将除尘装置和除雾装置分开设置,需要多套装置实现除尘除雾效果,装置多且杂,占用空间大。
[0005]除雾器在长期使用后需要进行清洗,以保证其使用状态,因此一般都会配有相关的清洗装置。现有技术中针对旋流子除雾器多数是从上方进行喷淋清洗,除雾器的顶部能够被有效清洗,但是喷淋后污水沿旋流子叶片流至其底部,并在其底部形成污物堆积结垢,易形成难以清理的顽固污渍,需要拆下才能处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兼具除尘除雾功能、设备占地面积更小且易于维护的除尘除雾装置。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填料喷淋与旋流子除雾组合的除尘除雾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顶部为烟气出口,所述烟气通道的底部设喷淋液池,所述喷淋液池与所述烟气出口之间在烟气通道的内壁上从下到上依次连接有烟气入口、填料喷淋层、旋流除雾层,所述填料喷淋层包括至少一层填料层,每层填料层上方设一组喷淋组件,所述旋流除雾层包括至少一层旋流子除雾器,每层所述旋流子除雾器下方设一组冲洗器。
[0008]本技术提供的填料喷淋与旋流子除雾组合的除尘除雾装置,将填料喷淋与旋流除雾功能集成在同一设备上,结构简单、除尘除雾效果良好,达到了减小占地面积、精简设备的目的;将冲洗器设置在旋流子除雾器下方,起到了比常规从上往下冲洗更好的清洁
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旋流子底部的污物堆积(如石膏之类),延长维护周期,节省人力物力。
[0009]优选地,所述冲洗器通过冲洗管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冲洗器包括固定支架和喷水架,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在所述烟气通道内壁上,所述喷水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喷水架中心部位与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滚动轴承连接、可进行周向运动,所述喷水架包括与冲洗管连通且可转动的送水通道以及与所述送水通道连通的喷水臂,喷水臂上设置有连通其内腔的喷头。该结构相较常规冲洗管所设喷头数量更少,相同水压下出水压力更高,能够更好地清理附着力较强的污物,在水压低的条件下也可以达到较高的冲洗强度、提升清洗效率的同时节省水资源。
[0010]优选地,喷水臂只有一条,且喷水臂的中部与所述送水通道连通,位于所述送水通道两侧且于喷水臂上均设置有喷头,且喷水臂上两侧的喷头呈反向设置;或者喷水臂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且每条喷水臂的一端均与送水通道连通,所有喷水臂上的喷头呈中心对称结构设置;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离垂直方向,喷水时喷水架受水的反冲力可整体旋转做周向运动。该结构利用了水反冲产生的力使得喷水架自然进行周向运动,可以以较高冲洗力度对所有旋流子进行冲洗。
[0011]优选地,所述送水通道上连接有伺服电机。该结构使得喷水架在水压较小的情况下也能由伺服电机带动进行周向运动,且转速稳定可控。
[0012]优选地,所述喷水臂有两条,且呈对称设置。该结构使得冲洗器的结构稳定、受力平衡,且喷头数量少、喷水力度大,由于所述喷头设在所述两条喷水臂上表面,喷头相反的朝向使得两条喷水臂受到的反冲力在周向上方向相同、即同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水压足够时依靠水的反冲力即可进行周向运动。
[0013]优选地,所述喷水臂做周向运动时形成的圆的半径与所述旋流子除雾器的半径一致。该结构使得清洗器的清洗范围能覆盖每个旋流子。
[0014]优选地,每层旋流子除雾器为多个旋流子通过正六边形支撑环卡接相连构成。该结构的旋流子除雾器为中心对称的形状,所述清洗器清洗效果较好。
[0015]优选地,所述填料层采用的填料为多面球填料。该结构不易堵塞、便于维护,且除尘效果较好。运行时,烟气通过填料层,填料层上方的喷淋组件释出喷淋液,喷淋液落在填料内,在水的张力作用下,在填料内挂膜,由于多面球填料的比表面积较大,使得气液交换更加均匀,填料内的气流与填料的接触面积大,与水膜接触的面积也大,从而使气体中的粉尘黏附在填料水膜内,最后回落至设备底部水池内,经过填料与喷淋的处理,将气体中的绝大部分粉尘吸附在喷淋液中。
[0016]优选地,所述填料层设有三层。该结构增加了气液的交换次数,净化效果更好。
[0017]优选地,所述旋流子除雾器设有两层。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的主旨。
[0019]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冲洗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旋流子除雾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烟气入口1;烟气出口2;喷淋液池3;填料层4;喷淋组件5;旋流子除雾器6;旋流子601;冲洗器7;固定支架701;喷水架702;滚动轴承703;第一喷水臂704;第二喷水臂705;喷头706;电机707;冲洗管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料喷淋与旋流子除雾组合的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顶部为烟气出口(2),所述烟气通道的底部设喷淋液池(3),所述喷淋液池与所述烟气出口(2)之间在烟气通道的内壁上从下到上依次连接有烟气入口(1)、填料喷淋层、旋流除雾层,所述填料喷淋层包括至少一层填料层(4),每层填料层(4)上方设一组喷淋组件(5),所述旋流除雾层包括至少一层旋流子除雾器(6),每层所述旋流子除雾器(6)下方设一组冲洗器(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料喷淋与旋流子除雾组合的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器(7)通过冲洗管(8)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冲洗器(7)包括固定支架(701)和喷水架(702),所述固定支架(701)连接在所述烟气通道内壁上,所述喷水架(702)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支架(701)上,所述喷水架(702)中心部位与所述固定支架(701)通过滚动轴承(703)连接、可进行周向运动,所述喷水架(702)包括与冲洗管(8)连通且可转动的送水通道以及与送水通道连通的喷水臂,喷水臂上设置有连通其内腔的喷头(70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填料喷淋与旋流子除雾组合的除尘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水臂只有一条,且喷水臂的中部与送水通道连通,位于送水通道两侧且于喷水臂上均设置有喷头(706),且喷水臂上两侧的喷头(706)呈反向设置;或者喷水臂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且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松周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松和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