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抗菌敷料,包括混有抗菌剂的混合纤维层(2)。所述抗菌剂可以采用银、银离子、葡萄糖酸洗必泰(CHG)、聚己亚甲基盐酸盐(PHMB)或聚维酮碘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混合纤维层(2)可采用聚酯纤维、粘胶纤维、藻酸盐纤维、羟甲基纤维素(CMC)纤维、壳聚糖纤维或尼龙纤维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混合制成。混有抗菌剂的混合纤维层(2)具有较佳的吸附作用,可将伤口渗液吸收到所述混合纤维层(2)中并通过抗菌剂对其进行抗菌处理,从而有效消灭渗液中的微生物,达到抗菌的作用。达到抗菌的作用。达到抗菌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菌敷料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敷料
,具体为一种新型抗菌敷料。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伤口感染主要是因为伤口清创不彻底,伤口渗液不能及时被处理等原有造成的,一般的清创方法是用碘水清洗伤口后,用纱布敷贴在伤口上,这样的清创方式容易使伤口受到二次感染。
[0003]因此急需一种新型抗菌敷料,能对伤口渗液进行有效的抗菌,从而降低伤口发生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具体提供一种新型抗菌敷料。
[0005]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抗菌敷料,包括混有抗菌剂的混合纤维层(2)。
[0006]优选的,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抗菌敷料,还包括第一防粘层(3),所述第一防粘层(3)贴设在所述混合纤维层(2)的一侧的表面。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粘层(3)为多孔结构。
[0008]优选的,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抗菌敷料,还包括第二防粘层(1);所述第二防粘层(1)贴设在所述混合纤维层(2)的另一侧的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粘层(3)、混合纤维层(2)和第二防粘层(1)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0010]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抗菌敷料,能对伤口的渗液进行有效抗菌和管理,降低伤口二次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新型抗菌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抗菌敷料,包括混有抗菌剂的混合纤维层(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抗菌剂可以采用银、银离子、葡萄糖酸洗必泰(CHG)、聚己亚甲基盐酸盐(PHMB)或聚维酮碘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混合纤维层(2)可采用聚酯纤维、粘胶纤维、藻酸盐纤维、羟甲基纤维素(CMC)纤维、壳聚糖纤维或尼龙纤维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混
合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混有抗菌剂的混合纤维层(2)具有较佳的吸附作用,可将伤口渗液吸收到所述混合纤维层(2)中并通过抗菌剂对其进行抗菌处理,从而有效消灭渗液中的微生物,达到抗菌的作用。
[0014]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抗菌敷料,还包括第一防粘层(3),所述第一防粘层(3)贴设在所述混合纤维层(2)的一侧的表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防粘层(3)可以采用PE或PU材质制成。当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抗菌敷料贴敷在伤口表面时,所述第一防粘层(3)位于所述混合纤维层(2)和伤口之间,所述第一防粘层(3)贴敷在伤口表面,可防止混合纤维层(2)与伤口粘连。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防粘层(3)为多孔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多孔结构可有利于伤口的通风,防止伤口在无氧环境下溃烂,方便医护人员的更换和护理。
[0016]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抗菌敷料,还包括第二防粘层(1);所述第二防粘层(1)贴设在所述混合纤维层(2)的另一侧的表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所述混合纤维层(2)夹设在第一防粘层(3)和第二防粘层(1)之间;所述第二防粘层(1)一方面可加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抗菌敷料的厚度,对伤口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防止外界环境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第二防粘层(1)也对混合纤维层(2)起到防护作用,防止纤维层松散掉屑等问题发生。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防粘层(3)、混合纤维层(2)和第二防粘层(1)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本领域技术人员人可以理解,所述第一防粘层(3)、混合纤维层(2)和第二防粘层(1)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方便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抗菌敷料经过一次模切即可得出成品,简化加工程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8]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分别取20%的镀银尼龙纤维,50%的藻酸盐纤维,30%的CMC纤维,经混合针刺加工成200克/平方米的棉片,再在棉片的两侧通过加热复合PE打孔防粘膜,经模切加工后,即得成品。通过测试,产品吸液能力大于8克/克;抗菌性大于98%,同时不粘连伤口。由于银在生理盐水的重用下,缓慢是否出银离子,因此可以起到持续杀菌的作用。抗菌效果复合相关等级要求。
[001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分别取20%的镀银尼龙纤维,50%的藻酸盐纤维,30%的壳聚糖纤维,经混合针刺加工成150克/平方米的棉片,再在棉片的两侧通过加热复合PU打孔防粘膜,经模切加工后即得成品。通过测试,产品吸液能力大于9克/克;抗菌性大于99.5%,同时不粘连伤口。由于在银离子和壳聚糖双重抗菌作用下,抗菌效果优于单一银离子抗菌剂。
[00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有抗菌剂的混合纤维层(2);还包括第一防粘层(3),所述第一防粘层(3)贴设在所述混合纤维层(2)的一侧的表面;还包括第二防粘层(1);所述第二防粘层(1)贴设在所述混合纤维层(2)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结明,陈静宜,冯潇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亚澳医用保健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