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静脉留置针专用敷贴,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敷贴主体,所述敷贴主体两面分别设置防粘隔离片和防粘操作片,所述防粘操作片表面粘贴有标记胶布,所述敷贴主体表面开设有延伸至敷贴主体边缘的切口A,一种新型静脉留置针专用敷贴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敷贴主体边缘设置切口,切口处外露延长软管,使得留置针止流夹可夹到软管起始段,有效减少留置针回血;切口使得固定点分散,接触面积越小,敷贴的粘附能力就越强,加上局部部位的活动不会影响到其他部位的固定能力,从而有效防止敷贴卷边、松动或脱落。松动或脱落。松动或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静脉留置针专用敷贴
[0001]本技术涉及敷贴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静脉留置针专用敷贴。
技术介绍
[0002]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留置针敷贴主要用于贴敷在皮肤上用于固定留置针,可防止水分和细菌入侵,保护穿刺点不受外界细菌感染。
[0003]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为回血导致的堵管,研究表明留置针的止流夹的位置靠近留置针延长管的起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回血的发生,而目前使用的留置针敷贴止流夹只能夹到敷贴边缘,无法夹到起始段,不利于回血现象的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静脉留置针专用敷贴,通过在敷贴主体边缘设置切口,切口处外露延长软管,使得留置针止流夹可夹到软管起始段,有效减少留置针回血,以解决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为回血导致的堵管,研究表明留置针的止流夹的位置靠近留置针延长管的起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回血的发生,而目前使用的留置针敷贴止流夹只能夹到敷贴边缘,无法夹到起始段,不利于回血现象的减少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静脉留置针专用敷贴,包括敷贴主体,所述敷贴主体两面分别设置防粘隔离片和防粘操作片,所述防粘操作片表面粘贴有标记胶布,所述敷贴主体表面开设有延伸至敷贴主体边缘的切口A。
[0006]优选的,所述切口A与敷贴主体边缘的夹角为45度。
[0007]优选的,所述切口A的长度为2厘米。
[0008]优选的,所述防粘操作片表面开设有与切口A重合的切口B。
[0009]优选的,所述标记胶布边缘二分之一宽度处设置有标识线。
[0010]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1]1、解决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为回血导致的堵管,通过在敷贴主体边缘设置切口,切口处外露延长软管,使得留置针止流夹可夹到软管起始段,有效减少留置针回血,堵管的发生,降低非正常拔管率,延长留置针保留的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0012]2、切口使得固定点分散,接触面积越小,敷贴的粘附能力就越强,加上局部部位的活动不会影响到其他部位的固定能力,从而有效防止敷贴卷边、松动或脱落;降低非正常拔管率,延长留置针保留的时间,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4]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17]图中:1敷贴主体、2防粘隔离片、3防粘操作片、4标记胶布、5切口A、6切口B、7标识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照附图1
‑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静脉留置针专用敷贴,包括敷贴主体1,敷贴主体两面分别设置防粘隔离片2和防粘操作片3,防粘操作片3表面粘贴有标记胶布4,敷贴主体1表面开设有延伸至敷贴主体1边缘的切口A5;
[0020]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敷贴主体1边缘设置切口A5,切口A5处外露延长软管,使得留置针止流夹可夹到延长软管起始段,有效减少留置针回血;切口A5使得固定点分散,接触面积越小,敷贴主体1的粘附能力就越强,加上局部部位的活动不会影响到其他部位的固定能力,从而有效防止敷贴主体1卷边、松动或脱落。
[0021]其中,为了实现方便外露延长管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切口A5与敷贴主体1边缘的夹角为45度,切口A5夹角设置为45度时与延长软管的方向一致,方便了延长软管的外露,切口A5的长度为2厘米,将切口A5的长度设置为2厘米时可在保证留置针止流夹的固定位置更加合理,既保证了预防回血的效果又避免了影响留置针边缘的固定;
[0022]其中,为了实现方便了粘贴操作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防粘操作片3表面开设有与切口A5重合的切口B6,延长软管可在防粘操作片3撕除前沿切口A5和切口B6外露至敷贴外,操作更加方便;
[0023]其中,为了实现方便对标记胶布4定位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标记胶布4边缘二分之一宽度处设置有标识线7,在使用时将标记胶布4粘贴在敷贴主体1边缘,可通过标示线对齐敷贴主体1边缘,符合操作要求,方便了定位。
[0024]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技术时,剥离防粘隔离片2,手持防粘操作片3将敷贴主体1覆盖针头及尾端,此时切口A5与留置针延长软管方向对应,切口A5的两侧粘贴于皮肤上;切口A5使得留置针延长软管完全外露,止流夹可夹在延长软管的起始
段,有效降低留置针回血,同时切口A5使得固定点分散,接触面积越小,敷贴的粘附能力就越强,加上局部部位的活动不会影响到其他部位的固定能力,从而有效防止敷贴卷边、松动或脱落,之后将防粘操作片3撕除,再将标记胶布4粘贴在敷贴主体1边缘。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技术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静脉留置针专用敷贴,包括敷贴主体(1),所述敷贴主体两面分别设置防粘隔离片(2)和防粘操作片(3),所述防粘操作片(3)表面粘贴有标记胶布(4),其特征在于:所述敷贴主体(1)表面开设有延伸至敷贴主体(1)边缘的切口A(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脉留置针专用敷贴,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田甜,郭文秀,
申请(专利权)人:李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