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热缩管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45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双工位热缩管加热装置,包括控制机构、加热机构和两个与加热机构相邻设置且连通的移载机构,移载机构包括呈高低位设置的高位移载机构和低位移载机构,高低设置的双工位同时工作,提高效率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少整体设备的占地面积,高位导向导轨位于加热腔室的轴段上方安装有可拆卸隔热组件,在高、低位移载机构同时工作时,可将隔热组件移除,当只需要使用高位移载机构或低位移载机构,可把隔热组件安装上,以减少能源损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安全性能较高,操作简单快捷,能稳定掌握加热热缩管时间及温度,大大提高自动化程度,并且能同时提高操作效率。提高操作效率。提高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热缩管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加工设备
,尤指一种双工位热缩管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缩管是一种特制的聚烯烃材质热收缩套管,具有高温收缩、柔软阻燃、绝缘防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线束、焊点、电感的绝缘保护以及金属管、棒的防锈防蚀等,常见的热缩管有:PVC热缩套管、PET热缩管和含胶热缩管等;目前,在线束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大量使用热缩管,在现有技术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工人手工操作,利用热风机将套在线束连接处的热缩管吹热风以实现热缩管的热缩,但人工操作效率低、速度慢,重复工作量大,也会由于对吹热风的时间和温度把握不定导致产品一致性差,容易出现次品,也容易造成产品表面脏污等情况;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稳定掌握加热热缩管时间及温度的加热装置,并且能同时提高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公开一种线束加工设备
,尤指一种双工位热缩管加热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双工位热缩管加热装置,所述热缩管加热装置包括工作台架以及设置在工作台架上的控制机构、加热机构和两个与加热机构相邻设置且连通的移载机构;
[0006]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架一侧的加热腔室、设置在加热腔室内的电加热组件,加热腔室设置有密封门;
[0007]所述移载机构包括呈高低位设置的高位移载机构和低位移载机构;
[0008]所述高位移载机构包括高位伸缩气缸、高位导向导轨、设置在高位导向导轨末端的高位导向轮组、以及设置在高位导向导轨上与高位导向轮组啮合连接的高位输送基带;
[0009]所述低位移载机构包括低位伸缩气缸、低位导向导轨、设置在低位导向导轨末端的低位导向轮组、以及设置在低位导向导轨上与低位导向轮组啮合连接的低位输送基带;
[0010]所述高位导向导轨和低位导向导轨的首端均延伸至加热腔室内;
[0011]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可编程逻辑的PCL触摸屏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机构温度的温控仪、用于调节高位/低位伸缩气缸速度的电机调节器和用于控制高位/低位移载机构前进或后退的双工位电机控制器。
[0012]优选地,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辅助电加热风机。
[0013]优选地,所述高位导向导轨位于加热腔室的轴段上方安装有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半弧形主隔热板,以及设置在主隔热板两侧边缘的辅助隔热挡板,主隔热板分别与两个辅助隔热挡板铰接,所述隔热组件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式固定在加热腔室的内壁上,隔热组件内壁上设置有高位电加热管。
[0014]优选地,所述高位输送基带/低位输送基带均包括基带、布置在基带两侧边缘处的
导向挡片。
[0015]优选地,所述基带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有若干个凹槽。
[0016]优选地,所述加热腔室靠近移载机构的侧壁上开设有上下两个匹配移载机构的避让槽。
[0017]优选地,所述工作台架靠近移载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缩管放置基座组件,包括高位热缩管放置基座和低位热缩管放置基座。
[0018]优选地,所述高位热缩管放置基座和低位热缩管放置基座均包括载物台,所述载物台为板状式结构,沿载物台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若干个与热缩管相匹配的限位部。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0]1、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双工位热缩管加热装置,包括控制机构、加热机构和两个与加热机构相邻设置且连通的移载机构,移载机构包括呈高低位设置的高位移载机构和低位移载机构,高低设置的双工位同时工作,提高效率的同时,可以大大减少整体设备的占地面积;
[0021]2、高位导向导轨位于加热腔室的轴段上方安装有隔热组件,隔热组件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式固定在加热腔室的内壁上,在高、低位移载机构同时工作时,可将隔热组件移除,当只需要使用高位移载机构或低位移载机构,可把隔热组件安装上,以减少能源损耗;
[0022]3、设置有高位热缩管放置基座和低位热缩管放置基座,便于快捷整理和拿取热缩管;
[0023]本技术的安全性能较高,操作简单快捷,能稳定掌握加热热缩管时间及温度,大大提高自动化程度,并且能同时提高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工位热缩管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一种双工位热缩管加热装置的正视图。
[0026]图3是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7]附图标注说明:
[0028]1‑
热缩管,2

工作台架,3

加热腔室,4

高位移载机构,5

低位移载机构,31

电加热组件,32

密封门,33

辅助电加热风机,34

主隔热板,35

辅助隔热挡板,36

避让槽,41

高位导向导轨,42

高位导向轮组,43

高位输送基带,44

基带,45

导向挡片,46

凹槽,47

高位热缩管放置基座,51

低位导向导轨,52

低位导向轮组,53

低位输送基带,54

低位热缩管放置基座,55

限位部,61

PCL触摸屏控制器,62

温控仪,63

电机调节器,64

双工位电机控制器。
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工位热缩管加热装置,所述热缩管加热装置包括工作台架2以及设置在工作台架2上的控制机构、加热机构和两个与加热机构相邻设置且连通的移载机构;
[0031]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架2一侧的加热腔室3、设置在加热腔室3内的电
加热组件31,加热腔室3设置有密封门32,所述密封门32上设置有辅助电加热风机33,所述加热腔室3靠近移载机构的侧壁上开设有上下两个匹配移载机构的避让槽36,本实施例中,电加热组件31可以为电加热丝、电加热管等与控制机构电连接的加热元件;
[0032]所述移载机构包括呈高低位设置的高位移载机构4和低位移载机构5;具体地,所述高位移载机构4包括高位伸缩气缸、高位导向导轨41、设置在高位导向导轨41末端的高位导向轮组42、以及设置在高位导向导轨41上与高位导向轮组42啮合连接的高位输送基带43;
[0033]所述低位移载机构5包括低位伸缩气缸、低位导向导轨51、设置在低位导向导轨51末端的低位导向轮组52、以及设置在低位导向导轨51上与低位导向轮组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热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管加热装置包括工作台架以及设置在工作台架上的控制机构、加热机构和两个与加热机构相邻设置且连通的移载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架一侧的加热腔室、设置在加热腔室内的电加热组件,加热腔室设置有密封门;所述移载机构包括呈高低位设置的高位移载机构和低位移载机构;所述高位移载机构包括高位伸缩气缸、高位导向导轨、设置在高位导向导轨末端的高位导向轮组、以及设置在高位导向导轨上与高位导向轮组啮合连接的高位输送基带;所述低位移载机构包括低位伸缩气缸、低位导向导轨、设置在低位导向导轨末端的低位导向轮组、以及设置在低位导向导轨上与低位导向轮组啮合连接的低位输送基带;所述高位导向导轨和低位导向导轨的首端均延伸至加热腔室内;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可编程逻辑的PCL触摸屏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机构温度的温控仪、用于调节高位/低位伸缩气缸速度的电机调节器和用于控制高位/低位移载机构前进或后退的双工位电机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热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辅助电加热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热缩管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子良陈勇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拓维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