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兽药制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包括机架、输袋机构、开袋机构、灌装机构、封袋机构、整形机构、出料机构、移动机构;还包括用于支撑料袋下部的托料机构,所述托料机构包括两条支杆、每一条支杆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块上的竖杆、与对应竖杆的上端部连接的第二安装块、以及用于连接左右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的支撑杆,位于后方的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大于位于前方的所述支撑杆。通过在现有袋装设备的基础上设置托料机构,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块、竖杆,使两条支撑杆相隔一定距离,且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从而实现对料袋中部以下位置的承托,使装袋装置能用于灌装重量较大的颗粒产品。颗粒产品。颗粒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兽药制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兽药经过配置、造粒后形成大小不一的颗粒,颗粒经过筛分工序后得到符合产品粒径的颗粒产品,然后需对颗粒产品进行装袋、封口,才能用于销售。现有的袋装设备如公开号为CN 110356603 A的中国专利,其包括输袋装置、开袋装置、移动机构、粗灌装装置、封袋装置、整形装置和出料装置。输袋装置用于输送空袋至料袋进料工位;开袋装置用于将空料袋的袋口打开;移动机构用于将位于料袋进料工位上的空料袋移动至开袋装置处,待开袋装置将空料袋的袋口打开后,将料袋再移动至粗灌装装置处;封袋装置用于对灌装完成的料袋进行封口;整形装置用于对封口后的料袋进行整形;出料装置用于将整形后的料袋输离袋装设备。上述设备通过上述各个装置实现自动化生产,但是当灌装如1KG重量的颗粒产品时,现有的移动机构只夹持料袋的上部,对于料袋的下部缺乏支撑,料袋容易因为重量较大发生移位,移位后的料袋进入封袋装置、整形装置后,不能以正确的位置进行封装,容易产生次品。
[000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灌装后料袋的下部缺少支撑,容易发生移位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前方的输袋机构、依次设置在机架内的开袋机构、灌装机构、封袋机构、整形机构、以及出料机构;所述输袋机构用于输送空料袋至进料工位;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将进料工位上的空料袋移动至开袋机构进行开袋,将开袋后的空料袋移动至灌装机构进行灌装,将灌装后的料袋移动至封袋机构进行封口,将封口后的料袋移动至整形机构进行整平,将整平后的料袋移动至出料机构进行下料;还包括用于支撑料袋下部的托料机构,所述托料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条支杆、每一条支杆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块上的竖杆、与对应竖杆的上端部连接的第二安装块、以及用于连接左右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的支撑杆,位于后方的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大于位于前方的所述支撑杆的高度。
[0007]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均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支杆上;四条所述竖杆均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上。
[0008]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壁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与用于供所述支杆穿过的第一安装孔连通,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第一锁孔,所述第一锁孔中设置有第一锁
杆,所述第一锁杆穿过对应的第一锁孔,且其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与用于供所述竖杆穿过的第二安装孔连通,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壁的第二锁孔,所述第二锁孔中设置有第二锁杆,所述第二锁杆穿过对应的第二锁孔,且其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0009]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壁的通孔,四个所述通孔中均插接有连杆,四条所述连杆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固接;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均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通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末端与对应的所述连杆的侧壁抵接。
[0010]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所述开袋机构和所述灌装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开袋检测机构,所述开袋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料袋的袋口开袋成功与否,且所述开袋检测机构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
[0011]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所述开袋检测机构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片、连接两个夹片上端的弹性件、与所述灌装机构连接且输出端朝下设置的气缸、以及与气缸的输出端铰接的两块连接片;两块所述连接片的端部分别通过连接臂与对应的所述夹片的中部连接。
[0012]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13]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所述开袋机构上还设置有吹袋机构,所述吹袋机构为开口朝向下方的喷嘴。
[0014]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其中,所述灌装机构和所述封袋机构之间还设置有拉平机构,所述拉平机构用于将料袋的袋口拉平。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通过在现有的袋装设备的基础上设置托料机构,通过设置四个第一安装块、四条竖杆,使得两条支撑杆相隔一定距离,且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从而实现对料袋中部以下的位置的承托,使装袋装置能用于灌装重量较大的颗粒产品。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托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开袋检测机构的右视图;其中,左图为两个夹片闭合时的示意图;右图为两个夹片打开时的示意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
输袋机构、20
‑
取袋机构、30
‑
夹袋机构、40
‑
开袋机构、41
‑
吹袋机构、50
‑
开袋检测机构、51
‑
夹片、52
‑
弹性件、53
‑
气缸、54
‑
连接片、55
‑
连接臂、60
‑
灌装机构、70
‑
拉平机构、80
‑
封袋机构、90
‑
整形机构、100
‑
出料机构、110
‑
移动机构、120
‑
托料机构、1211
‑
支杆、1212
‑
第一安装块、12121
‑
第一开槽、12122
‑
第一安装孔、12123
‑
第一锁杆、1213
‑
竖杆、1214
‑
第二安装块、12141
‑
第二开槽、12142
‑
第二安装孔、12143
‑
第二锁杆、12144
‑
第二螺母、12145
‑
通孔、12146
‑
螺杆、1215
‑
连杆、1216
‑
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袋装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前方的输袋机构、依次设置在机架内的开袋机构、灌装机构、封袋机构、整形机构、以及出料机构;所述输袋机构用于输送空料袋至进料工位;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将进料工位上的空料袋移动至开袋机构进行开袋,将开袋后的空料袋移动至灌装机构进行灌装,将灌装后的料袋移动至封袋机构进行封口,将封口后的料袋移动至整形机构进行整平,将整平后的料袋移动至出料机构进行下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料袋下部的托料机构,所述托料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条支杆、每一条支杆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安装块上的竖杆、与对应竖杆的上端部连接的第二安装块、以及用于连接左右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块的支撑杆,位于后方的所述支撑杆的高度大于位于前方的所述支撑杆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均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支杆上;四条所述竖杆均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颗粒产品的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前后两侧壁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与用于供所述支杆穿过的第一安装孔连通,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第一锁孔,所述第一锁孔中设置有第一锁杆,所述第一锁杆穿过对应的第一锁孔,且其末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均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侧壁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与用于供所述竖杆穿过的第二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德文,谭正,苏嘉丽,邱依凡,袁增辉,宁保林,卢嘉乐,王新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