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孔板衬胶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39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孔板衬胶工装,包括真空吸头,其内具有空腔且其的远离与负压发生机构连接的一端实施为吸附端;刺破机构,其设于所述空腔内且具有刺破部,所述刺破部朝向所述吸附端方向的一端实施为尖端,所述刺破机构与所述真空吸头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待所衬橡胶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到待衬多孔板的孔内且被所述刺破部的尖端所刺破。采用真空吸头产生吸力将待衬橡胶吸入孔内,并通过刺破机构的尖端将进入孔内的橡胶刺破,刺破后的橡胶在吸力作用会紧密贴合在孔的内壁上,无需通过压辊碾压,提高了孔板衬胶的效率。提高了孔板衬胶的效率。提高了孔板衬胶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孔板衬胶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橡胶衬里
,具体涉及一种孔板衬胶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金属设备上粘贴一层或多层防腐耐磨橡胶衬里,是防止金属设备被腐蚀介质或磨损型介质损坏的非常有效的防护方法。这一方法已在化工、电力冷凝器、水处理设备、离子交换树脂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些设备中有许多多孔板,有的设备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孔,其孔径衬胶前多为35~45mm,衬胶厚度一般为3~5mm,衬胶后孔径多为25~35mm。
[0003]现有的多孔板衬胶方法是,将设备包括孔板进行喷砂处理,涂刷橡胶粘结剂,风干后在孔板表面平铺也涂有粘结剂的橡胶板,用压辊碾压,将橡胶板紧密地粘贴在多孔板的平面上,然后借助吹扫设备用吹气法,即用压缩空气的气压将多孔板上所衬的橡胶冲到孔内,这样,孔板上的橡胶板被吹到孔内后前端破裂,由于橡胶有较大的弹性,有的橡胶粘在孔壁上,有的没有完全粘在孔壁上,橡胶边缘呈锯齿状,必须用压辊仔细地将橡胶压紧到孔壁上,否者很容易发生翘起、鼓泡、脱层等缺陷,其效率也低。另外这类方法仅适用钢板厚度≤30mm的多孔板衬胶,更大厚度的孔板,难以将胶板完全吹到孔内合适的位置。对于这类多孔板,现有的方法是用圆柱锥头垂直压向孔板上的橡胶,橡胶板被推到孔内,与锥头接触的橡胶板被挤破并成孔状,然后用压辊交叉碾压至少2遍,将橡胶板紧密地压到孔壁上,衬胶完成后,进硫化罐加热加压硫化。由于这个过程完全是手工操作,效率低,也容易出现孔内局部碾压不到位,导致出现橡胶板翘起、鼓泡、脱层等缺陷。
[0004]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孔板衬胶工装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孔板衬胶工装。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板衬胶工装,包括:
[0008]真空吸头,其内具有空腔且其的远离与负压发生机构连接的一端实施为吸附端;
[0009]刺破机构,其设于所述空腔内且具有刺破部,所述刺破部朝向所述吸附端方向的一端实施为尖端,所述刺破机构与所述真空吸头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待衬橡胶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到待衬多孔板的孔内且被所述刺破部的尖端所刺破。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1]本技术的孔板衬胶工装,采用真空吸头产生吸力将待衬橡胶从真空吸头的对面吸入待衬胶的多孔板的孔内,并通过刺破机构的尖端将进入孔内的橡胶刺破,刺破后的橡胶在吸力作用会紧密贴合在孔的内壁上,无需通过压辊碾压,提高了孔板衬胶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吹气法进行多孔板的衬胶,因橡胶弹性大,导致部分橡胶与孔壁有空
隙,需要通过压辊碾压后才能紧密贴合在孔壁上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孔板衬胶工装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孔板衬胶工装用于多孔板衬胶时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孔板衬胶工装用于多孔板衬胶完成后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使用本技术实施例的孔板衬胶工装衬胶完成后的多孔板与硫化工装进行硫化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真空吸头;10、空腔;101、第一内腔;102、第二内腔;103、第三内腔;11、第一主体;111、连接端;12、第二主体;13、安装壁;2、刺破机构;21、安装架;22、刀片;3、密封圈;4、防粘膜;5、电磁阀;6、真空胶管;7、多孔板;71、孔;8、待衬橡胶;9、硫化工装。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9]实施例
[0020]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孔板衬胶工装,包括真空吸头1、刺破机构2和负压发生机构(未图示)。真空吸头1内具有空腔10且真空吸头1的远离与负压发生机构连接的一端实施为与待衬胶的多孔板7吸附的吸附端。负压发生机构用于对真空吸头1内抽真空以使真空吸头1内产生负压形成吸力。刺破机构2设于空腔内且具有刺破部,刺破部朝向吸附端方向的一端实施为尖端,刺破机构2与真空吸头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待衬橡胶8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到待衬胶的多孔板7的孔内且被刺破部的尖端所刺破。采用真空吸头1与待衬胶的多孔板7的待衬胶的孔71对应,利用负压发生机构使得真空吸头1内产生负压形成吸力,吸力将待衬橡胶8吸附到多孔板7的孔71内,由于在真空吸头1内设置有刺破机构2,刺破机构2的尖端将待衬橡胶8刺破,且刺破后的橡胶会继续在吸力作用下沿径向被吸力拉紧而紧密地贴合在多孔板7的孔71的内壁上,无需通过压辊碾压,之后直接进硫化罐硫化后不翘起、不鼓泡、不脱层,提高了孔板的衬胶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吹气法进行多孔板的衬胶,因橡胶弹性大,导致部分橡胶与孔壁有空隙,需要通过压辊碾压后才能紧密贴合在孔壁上的问题。
[002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3,真空吸头1与负压发生机构连接的一端实施为连接端111。真空吸头1包括具有第一内腔101的第一主体11和具有第二内腔102的第二主体12,第一主体11远离第二主体12的一端也即如图1所示的第一主体11的左端实施为连接端111,第二主体12远离第一主体11的一端也即如图1所示的第二主体12的右端实施为吸附端。第一内腔101的孔径小于第二内腔102的孔径。第一主体11的外径小于第二主体12的外径。第一主体11的长度L1大于第二主体12的长度L2。第一主体11主要供操作
者手持。优选地,第一内腔101的孔径D1为8~12mm。以便与电磁阀5配套,并为真空吸头1提供合适的真空度。第二内腔102的孔径D2与待衬胶的多孔板7的孔径D0满足:D2

D0=12mm~20mm。第二主体12的外径D3与第二内腔102的孔径D2满足:D3

D2=12mm~20mm。以便保证与待衬胶的多孔板7有足够的密封面积,防止漏气。真空吸头1的长度L=L1+L2=100mm~140mm。方便操作者手持。
[002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3,吸附端上设有一密封圈3,密封圈3的厚度为3mm,密封圈3的内径与第二内腔102的内孔一致。对于密封圈3而言,可选为现有常规的橡胶密封圈3,比如氯丁橡胶。通过粘贴的方式直接粘贴在真空吸头1的吸附端。可以有效保护真空吸头1,防止真空吸头1磨损,也可以起到保护待衬胶多孔板7的作用,防止真空吸头1与待衬胶的多孔板7之间硬接触导致磨损。
[002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3,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孔板衬胶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吸头,其内具有空腔且其的远离与负压发生机构连接的一端实施为吸附端;刺破机构,其设于所述空腔内且具有刺破部,所述刺破部朝向所述吸附端方向的一端实施为尖端,所述刺破机构与所述真空吸头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待衬橡胶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到待衬多孔板的孔内且被所述刺破部的尖端所刺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板衬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头与所述负压发生机构连接的一端实施为连接端;所述真空吸头包括具有第一内腔的第一主体和具有第二内腔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远离所述第二主体的一端实施为所述连接端,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端实施为所述吸附端;所述第一内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内腔的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孔板衬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主体的外径;和/或所述第一主体的长度L1大于所述第二主体的长度L2。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孔板衬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同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孔板衬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腔的孔径D1为8~12mm;所述第二内腔的孔径D2与待衬胶多孔板的孔径D0满足:D2

D0=12mm~20mm;所述第二主体的外径D3与所述第二内腔的孔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国兵刘双喜孙迪束必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双浦橡胶防腐衬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