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气结构以及热管理集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排气结构以及热管理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步发展起来,针对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都需要更加精确的热管理模块保证各个消耗能源的部件处于其最佳工作温度。现有的热管理模块均是将水箱与流道组件固定相连,流道组件内管理较多且复杂,而对于该管路中的气体往往先排至水箱中再从水箱排出;由于热管理模块工作水路循环流速过高,气体容易和液体混合,使得气体无法充分且快速地排出;且在液体流速快、流量较大时,气体没有时间向水壶排气,而是一直循环在流道板中的管路,气体会被带到水泵中,可能产生不必要的噪音,影响换热,使得该热管理模块换热效率和水泵效率降低,也容易造成水泵发生气蚀。
[0003]现有技术中如CN115303020A的早期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集成、高可靠性的热管理模块结构,其通过将水箱、流道主板和流道背板一体成型设置,实现了水路的密封,并且该热管理模块结构在水箱上设置有独立的排气口,排气口插入水箱中,且排气口设有斜角,便于内部气体排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排气结构,连通于水壶(200)和流道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包括排气通道(10),所述排气通道(10)中并排设置有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1)的进口连通于所述流道组件(300)中流道(310)的流道进口(311),所述第一腔体(11)的出口和所述第二腔体(12)的进口均连通于所述水壶(200),且所述第一腔体(11)的出口通过所述水壶(200)与所述第二腔体(12)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12)的出口连通于所述流道进口(311)和流道出口(312);所述流道(310)内的液体能从所述流道进口(311)进入并从所述流道出口(312)流出,所述流道(310)内的气体能通过所述第一腔体(11)进入所述水壶(200)并从所述水壶(200)中排出,所述水壶(200)中的液体能通过所述第二腔体(12)进入所述流道(310)进行补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还包括分流排气件(20),所述分流排气件(20)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10)内,所述分流排气件(20)将所述排气通道(10)分隔为并排设置的所述第一腔体(11)和所述第二腔体(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排气件(20)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水壶(200)中和所述流道组件(300)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排气件(20)包括:本体部(21),设置于所述排气通道(10)内,所述本体部(21)将所述排气通道(10)分隔为并排设置的所述第一腔体(11)和所述第二腔体(12);第一延伸部(22),呈L形结构,所述第一延伸部(22)设置于所述流道组件(300)内,所述第一延伸部(22)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本体部(21)的一端,另一端朝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学鑫,曹申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