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电磁采暖器的发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88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电磁采暖器的发热体,它由两层金属材料、真空层、超导介质来构成的。发热体的真空极限是3.6×10↑[-2]Pa,隔层的抗压能力是8公斤。发热体的这种设计的优点是:1)内部放线圈的设计消除了线圈对外部元件的电磁感应,减少了热能的损耗。2)线圈的内嵌式设计,增大了加热体的受热面积,可以加速采暖器的传热效率。3)发热体的圆柱状容器形设计,安装起来非常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体,特别是一种用于移动式电磁采暖器的用于内加热的 发热体。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市面上最常见的电磁采暖器的发热体密封的柱体形状,在它的内 部注入导热介质,当加热时,只能通过电磁线圈给它的底部加热。首先这样发 热体的受热面积很有限,从而导致发热体的导热速度下降,影响采暖器的发热 效率。其次加热的电磁线圈只能在加热体的外围工作,很容易使线圈与外部的 元件发生电磁反应,这样就导致了能量的损耗。现在节约能源和合理的利用能 源是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现在电磁采暧器逐步在社会上普及,在今后能 够解决这类发热体的各项缺陷,将会减少很多能源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移动式电磁采暖器的发热体使 用和性能上存在的缺陷,来研制一种结构简单、受热面积大、安装方便的发热体。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个圆柱状容 器形的发热体,与普通圆柱状容器形的容器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是由两层金属材料 密封而构成的,在两层金属材料之间是真空状态的,在它的间隙里注入超导液。 而把圆筒形的电磁线圈放在圆柱状容器形的发热体内,在发热体和电磁线圈之 间通过绝缘材料连接。这种设计可以增大加热体的受热面积,可以消除电磁线 圈对外部元件的电磁感应,而且这种设计安装起来非常的方便简单附图说明-下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 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是由外层金属材料l、真空层2、超导液3、内 层金属材料4构成的。发热体的真空极限是3.6X10—2 Pa,压力为8公斤。本发 明在制造过程中首向加热体隔层中注入超导液,然后用真空泵进行抽真空,最 后进行密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是1)内部放线圈的设计消除了线圈对外部元 件的电磁感应,减少了热能的损耗。2)线圈的内嵌式设计,增大了加热体的受 热面积,可以加速采暖器的传热效率。3)发热体的圆柱状容器形设计,安装起 来非常的方便。权利要求1、移动式电磁采暖器的加热体,其特征是采用圆柱状容器形的设计,双层金属材料的真空隔层之间充入一定量的超导液。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电磁采暖器的加热体,其特征是隔层之间必 须在真空环境下运行。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电磁采暖器的加热体,其特征是隔层之间的 真空极限是3.6X10—2 Pa。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电磁采暖器的加热体,其特征是发热体隔层 之间的抗压能力是8公斤。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电磁采暖器的发热体,它由两层金属材料、真空层、超导介质来构成的。发热体的真空极限是3.6×10<sup>-2</sup>Pa,隔层的抗压能力是8公斤。发热体的这种设计的优点是1)内部放线圈的设计消除了线圈对外部元件的电磁感应,减少了热能的损耗。2)线圈的内嵌式设计,增大了加热体的受热面积,可以加速采暖器的传热效率。3)发热体的圆柱状容器形设计,安装起来非常的方便。文档编号F24D13/04GK101493242SQ200810004328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2日专利技术者高云书 申请人:北京科技桥科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移动式电磁采暖器的加热体,其特征是采用圆柱状容器形的设计,双层金属材料的真空隔层之间充入一定量的超导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桥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