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组件和具有该显示组件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51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披露了一种显示组件及具有该显示组件的显示装置。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通过前安装法容纳在盖中的显示组件,组合凹陷形成在拐角上,所述拐角形成在侧部件和支撑部件的上部相交处,第一孔形成在组合凹陷的底部上。暴露第一孔的第一开口形成在前容纳框架的顶表面部件中。支撑显示模块的后表面的后容纳框架的底部件具有对应于第一孔的第二孔。使后容纳框架的侧壁部件敞开的切口部分暴露第二孔,第一加强构件围绕侧壁部件的边缘弯曲,并连接相对的边缘。这样,减小了盖的框架的宽度,并且后容纳框架提高了对抗外力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及一种具有该显示组件的显示装置,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前安装法将平板显示组件和盖组合的结构以及一种具有该结构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平板显示装置,LCD包括供应光的背光组件和利用所述光显示图像的LCD面板。LCD装置被用在各种工业领域中,并且LCD具有诸如厚度薄、重量轻、功耗低、驱动电压低等有利特性。LCD装置被广泛地用在大型电子装置(例如,电视接收机)中。 在大型LCD装置中,直接暴露于用户的盖(例如,包含塑料材料的前盖或后盖)容纳LCD装置,以保护LCD装置并具有优良的设计。通常,LCD装置的边缘可以被金属支架覆盖,以保护LCD面板和背光组件。支架可与盖组合,以将LCD装置固定到盖。 将LCD装置组合到盖的传统方法包括侧安装法和前安装法。在侧安装法中,使用螺钉以将托架附着到前盖或后盖。托架在LCD装置的侧部和前盖的侧部之间形成间隙,并且托架使前盖的框架的宽度增大。 优选地,减小显示装置的框架的宽度以使得LCD装置纤细。已经提出前安装法来减小在侧安装法中的显示装置的宽度。在前安装法中,去除了托架,并且在支架的前表面上形成连接结构,所述支架与前盖和后盖组合。 然而,为了通过前安装法不使用托架来组装LCD装置,在LCD装置的支架的一个或多个侧壁中形成切口部分,以减少与从前盖或后盖延伸的连接凸起的冲突。因此,支架的侧壁具有形成在几个位置处的开口,从而降低了侧壁对抗外部提供的撞击的机械强度。例如,具有开口的侧壁受到弯曲应力而变形。 结果,由于在LCD装置的组装过程中的变形,增加了支架的许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提高了的对抗外部提供的撞击的强度的显示组件。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显示组件的显示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显示组件包括显示模块、支撑框架、前容纳框架和后容纳框架。显示模块显示图像。支撑框架包括支撑部件,支撑显示模块;侧部件,连接到支撑部件;至少一个组合凹陷,形成在拐角上,侧部件和支撑部件的上表面在所述拐角处相交在一起。第一孔形成在组合凹陷的底部上。 前容纳框架包括覆盖显示模块的显示屏的边缘部分的顶表面部件,并具有暴露第一孔的第一开口。前容纳框架的侧表面部件从顶表面部件延伸并与后容纳框架的侧部件相对。 后容纳框架包括底部件、侧壁部件、切口部分和第一加强构件。底部件支撑显示模块的后表面并具有对应于第一孔的第二孔。侧壁部件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侧部件和前容纳框架的侧表面部件之间。切口部分形成缺口以暴露第二孔。第一加强构件弯曲以与第二孔的边缘分隔开,并使由切口部分形成的相对的边缘互相连接。 可从侧壁部件的边缘延伸的第一加强构件固定到组合凹陷中,从而使支撑框架和后容纳框架固定。第一开口可将侧表面部件暴露到侧表面部件的下部,前容纳框架可包括使侧表面部分的通过第一开口形成的相对的边缘相互连接的第二加强构件。 第二加强构件可弯曲以与第一孔分隔开,从而第二加强构件可被容纳在组合凹陷中。第二加强构件可与侧表面部件的下部分隔开。第二加强构件可相对于第一孔与第一加强构件相对。 第一开口暴露侧表面部件,并且第一加强构件从侧壁部件向侧表面部件突出,从而第一加强构件插入到第一开口中。前容纳框架还包括将侧表面部分的通过第一开口形成的相对的边缘相互连接的第二加强构件。第一加强构件布置在第二加强构件的上边缘上。在第一加强构件的上边缘处形成有相对于第二加强构件向侧部件倾斜的倾斜部分。相反,第二加强构件与第一加强构件的外表面叠置。第二加强构件设置在第一加强构件的上部,并且相对于第一孔与第一加强构件相对,以被容纳在组合凹陷中。 在示例实施例中,支撑框架还包括与支撑框架的拐角部分对应而形成在支撑部件处的第三孔,通过连接支撑框架的每个侧部件来形成所述拐角部分。前容纳框架还包括形成在前容纳框架的对应于支撑框架拐角的前拐角处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暴露第三孔,后容纳框架还包括形成在后容纳框架的对应于支撑框架拐角的后拐角处的第三开口,第三开口暴露第三孔。 显示模块包括发射光并被容纳在后容纳框架中的背光部件。显示面板单元容纳在前容纳框架中,被支撑部件的上部支撑,并且利用光显示图像。 背光部件包括多个灯单元,沿与侧壁部件基本垂直的方向设置在底部件上;侧框架,具有容纳灯单元的边缘部分的多个引导凹陷并设置在底部件和支撑部件之间;光学构件,设置在侧框架的上表面和支撑部件的下表面之间。 多个引导凹陷形成在侧部件的与组合凹陷相对的内侧。背光部件包括多个灯单元,容纳在引导凹陷中;光学构件,设置在支撑部件的上部和显示面板单元的下部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支撑框架、前容纳框架、后容纳框架、前盖、后盖和连接构件。 支撑框架包括支撑部件,支撑显示模块;侧部件,从支撑部件的边缘部分延伸;至少一个组合凹陷,形成在拐角上,侧部件与支撑部件的上表面在所述拐角处相交在一起;第一孔,形成在组合凹陷的底部上。 前容纳框架包括覆盖显示模块的显示屏的边缘部分的顶表面部件,并具有暴露第一孔的第一开口,前容纳框架的侧表面部件从顶表面部件延伸并与后容纳框架的侧部件相对。 后容纳框架包括底部件、侧壁部件、切口部分和第一加强构件。底部件支撑显示模块的后表面,并具有对应于第一孔的第二孔。侧壁部件设置在侧部件和侧表面部件之间,切口部分形成缺口以暴露第二孔。第一加强构件弯曲以与第二孔分隔开,并将由切口部分形成的相对的边缘互相连接。前盖容纳前容纳框架以暴露显示屏。与前盖相对的后盖与前盖组合,并容纳后容纳框架。连接构件通过插入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来将前盖连接到后盖。 在示例实施例中,前盖包括前主体,容纳前容纳框架;组合部件,从前主体延伸以穿过第一开口,以被设置在容纳凹陷的底表面上。连接构件穿过后盖、第二孔和第一孔插入到组合部件中。在示例实施例中,前容纳框架可包括第二加强构件。侧表面部件被第一开口暴露到前容纳模框的下部。 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二加强构件将侧表面部件的被第一开口形成的相对的边缘互相连接。第一加强构件和第二加强构件弯曲,以分别与第一孔分隔开,使得第一和第二加强构件分别被容纳在组合凹陷中。第一加强构件和第二加强构件相对于第一孔形成在组合凹陷的相对侧。第一加强构件与第二加强构件的上边缘部分叠置。可选地,第二加强构件可与第一加强构件的外表面叠置。在另一示例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构件和第二加强构件中的一个被容纳在组合凹陷中,以与第一孔分隔开,第一加强构件和第二加强构件中的另一个朝着对于组合凹陷的方向突出。 根据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显示装置,切口部分形成在容纳显示模块的前容纳框架和/或后容纳框架的侧壁部件中,使得显示组件通过前安装法与盖组合。加强构件通过将具有切口部分的侧壁的相对的边缘相互连接来提高侧壁部件的强度。因此,提高了显示组件的对抗外部提供的撞击的强度,并减小显示装置的框架的宽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显示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图2中的后容纳框架和支撑框架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组件,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图像; 支撑框架,包括支撑部件、侧部件、至少一个组合凹陷和第一孔,其中,支撑部件支撑显示模块,侧部件连接到支撑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组合凹陷形成在侧部件和支撑部件的上表面之间的边缘上,第一孔穿 过所述组合凹陷的底表面形成; 前容纳框架,具有顶表面部件和侧表面部件,所述顶表面部件覆盖显示模块的显示屏的周边部分并具有暴露所述第一孔的第一开口,所述侧表面部件从顶表面部件延伸并与支撑框架的侧部件相对; 后容纳构件,包括底部件、 侧壁部件、切口部分和第一加强构件,底部件支撑显示模块的后表面并具有对应于第一孔的第二孔,侧壁部件设置在侧部件和侧表面部件之间,切口部分形成缺口以暴露第二孔,第一加强构件使侧壁部件的边缘彼此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相善金容佑李尚奕全在焕元钟皓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