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曙专利>正文

新型加湿吸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38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湿吸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加湿吸氧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壳体、防护壳和吸氧设备,防护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氧设备,吸氧设备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操控板,防护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吸氧设备一端的卷收器外围活动安装有导气管,放置架一端的导气管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氧气罩,防护壳另一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且活动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定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能够便于使用人员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使用装置,同时可避免使用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外部电源突然断电导致出现使用人员缺氧的情况,并且可避免装置在使用时出现位于或倾倒的情况,影响使用人员正常使用装置。影响使用人员正常使用装置。影响使用人员正常使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加湿吸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湿吸氧装置
,具体为新型加湿吸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氧装置是以沸石分子筛为吸附剂,用物理的变压吸附法将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分离,并滤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获取符合医用氧标准的高纯度氧气,在帮助缺氧人员进行吸氧时,需要利用到吸氧装置,而现有的吸氧装置不便于使用人员在紧急情况快速使用装置进行吸氧,且在使用装置时装置易受到外力出现位移或倾倒的情况,因此我们提出新型加湿吸氧装置。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6394963U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新型加湿吸氧装置,其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还包括扶手、氧气瓶、气压控制装置、加湿器和支撑柱,所述扶手固定连接设在底板左端,所述氧气瓶可拆卸连接设在底板上端一侧,所述气压控制装置设在氧气瓶上端,所述气压控制装置与氧气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加湿器固定连接设在底板上端另一侧,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设在底板下端两侧,所述支撑柱上设有万向轮和抱死装置,现有的技术中CN216394963U不具有紧急自动送出氧气罩和自动启动输氧结构,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使用人员无法快速进行吸氧,易发生危险,并且不具有稳固结构,导致使用装置时装置易受到外力出现位移或倾倒的情况,鉴于此我们提出新型加湿吸氧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加湿吸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加湿吸氧装置,包括壳体、防护壳和吸氧设备,所述防护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氧设备,所述吸氧设备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操控板,所述防护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卷收器,所述吸氧设备一端的卷收器外围活动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吸氧设备顶部的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一端的导气管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氧气罩,所述防护壳另一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防护壳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围嵌入式安装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定位杆,操控板另一侧的吸氧设备表面镶嵌有紧急按钮。
[0006]使用人员通过打开防护门取出氧气罩,并利用操控板设定输氧速度数据,戴上氧气罩后通过吸氧设备通过导气管进行输氧,同时吸氧设备可对氧气进行加湿,使得氧气中含有一定湿气,避免使用人员使用装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口干缺水的情况,使用人员可事先对控制器设定紧急吸氧输氧速度数据,当出现紧急情况时,使用人员来到装置前只需立即按压紧急按钮,此时控制器自动控制电推杆推动放置架与氧气罩上升至壳体的顶部,使氧气罩位于使用人员的面前,并控制吸氧设备自动将输氧速度调节至使用人员设定的输氧速
度开始输氧,此时使用人员即可立即拿起氧气罩进行吸氧,使用人员可通过利用外部导线将装置与外部电源进行有线持续供电,当外部电源异常断电时,通过控制器自动切换为备用电源为装置供电,通过万向轮减小了防护壳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使用人员只需推动装置即可对装置进行移动,使用人员可在无需移动装置时,通过将活动板拉动至支撑板内部的边缘,将限位栓拧至与活动板接触,增加了活动板与支撑板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活动板的位置进行限定,通过将定位杆拧至与地面接触,增加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实现对装置的位置进行限定。
[0007]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顶部的箱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且控制器与箱体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件,支撑板内部的防护壳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通过固定件增加了控制器与箱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控制器安装的稳定性。
[0008]优选的,所述箱体另一端的表面通过铰链安装有箱门,且箱门另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防护壳外围的支撑板顶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栓。使用人员通过手握把手拉动打开箱门,即可对控制器进行相关设定。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表面活动安装有防护门,且防护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手。使用人员通过手握拉手拉动打开防护门,即可将氧气罩取出使用。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壳另一侧的表面活动安装有散热板,且散热板与防护壳之间活动安装有固定栓。吸氧设备的热量可通过散热板排出装置外,通过固定栓将散热板与防护壳进行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操控板底部的吸氧设备表面固定连接有标牌,且标牌与吸氧设备之间活动安装有连接栓。可在生产装置时将装置的型号等信息印入标牌的表面,便于使用人员对装置的型号等信息进行观察,通过连接栓将标牌与吸氧设备进行固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在电推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架,当出现紧急情况时,使用人员来到装置前只需立即按压紧急按钮,此时控制器自动控制电推杆推动放置架与氧气罩上升至壳体的顶部,使氧气罩位于使用人员的面前,并控制吸氧设备自动将输氧速度调节至使用人员设定的输氧速度开始输氧,此时使用人员即可立即拿起氧气罩进行吸氧,无需手动连接导气管和设定数据,从而便于使用人员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使用装置,当外部电源异常断电时,通过控制器自动切换为备用电源为装置供电,避免使用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外部电源突然断电导致出现使用人员缺氧的情况。
[0014]2、通过在活动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定位杆使用人员可在无需移动装置时,通过将活动板拉动至支撑板内部的边缘,并对活动板的位置进行限定,通过将定位杆拧至与地面接触,增加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实现对装置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装置在使用时出现位于或倾倒的情况,影响使用人员正常使用装置。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备用电源与控制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壳体;101、防护门;102、拉手;2、操控板;3、防护壳;4、限位栓;5、支撑板;6、活动板;7、定位杆;8、万向轮;9、散热板;10、控制器;1001、固定件;11、箱体;1101、箱门;1102、把手;12、备用电源;13、卷收器;14、导气管;15、标牌;16、吸氧设备;17、氧气罩;18、电推杆;19、放置架;20、紧急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新型加湿吸氧装置,包括壳体1、防护壳3和吸氧设备16,防护壳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氧设备16,吸氧设备1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操控板2,防护壳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壳体1内部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卷收器13,吸氧设备16一端的卷收器13外围活动安装有导气管14,吸氧设备16顶部的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推杆18,电推杆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架19,放置架19一端的导气管14另一侧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加湿吸氧装置,包括壳体(1)、防护壳(3)和吸氧设备(16),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氧设备(16),所述吸氧设备(1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操控板(2),所述防护壳(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卷收器(13),所述吸氧设备(16)一端的卷收器(13)外围活动安装有导气管(14),所述吸氧设备(16)顶部的壳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推杆(18),所述电推杆(1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置架(19),所述放置架(19)一端的导气管(14)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氧气罩(17),所述防护壳(3)另一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11),所述防护壳(3)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外围嵌入式安装有活动板(6),且活动板(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定位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加湿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备用电源(12),备用电源(12)顶部的箱体(11)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0),且控制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曙
申请(专利权)人:毛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