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道流体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道流体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排痰困难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症状,临床患者常因痰液过多而黏稠,或年老体弱,胸痛和意识障碍等出现痰液排出困难。痰液排出不畅常引发呼吸功能障碍和肺部感染,而及时清除痰液是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首要护理措施,亦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可见有效地排除患者呼吸道的痰液是非常重要的。
[0003]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排痰的设备,分为有创和无创两大类。对于无创设备通常运用正压呼吸设备、高频振荡设备、叩击排痰设备等,这些设备通过正压呼吸或者振动松弛痰液,促使患者自发咳嗽进行排痰,但是对于呼吸肌能力比较弱的患者无法形成有效咳嗽,进而出现咳嗽无力的现象,无法将痰液排出。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其呼吸肌的能力大大衰减,咳嗽无力,无法有效排出痰液。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让使用者能够产生有效咳嗽进行排痰、以及锻炼呼吸肌的能力的排痰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道流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道流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翘部、施力件、挡部;所述基体限定了第一内腔、第二内腔、第三内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和所述第三内腔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内腔用于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二内腔流体连通;所述翘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所述施力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腔,所述施力件用于向所述翘部施力并使所述翘部阻挡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之间的流体连通;所述挡部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内腔,以用于阻挡所述第三内腔与外界之间的流体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流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限定了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五通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腔的侧壁,所述第四通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所述第五通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三内腔,所述翘部用于封堵所述第四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道流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主体部和转动部;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三内腔设置于所述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三通孔设置于所述转动部;所述第五通孔包括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所述第一孔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转动部的侧壁,所述第二孔部设置于所述转动部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侧壁,且所述第一孔部所在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孔部所在的侧壁贴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道流体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部设置为若干个,且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耀,高志军,杨屹巍,阮剑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微创康复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