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浩舟专利>正文

一种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8351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锐角角码、对拉螺栓、高强螺母、斜楔板、预制柱和混凝土预制梁,所述锐角角码为将普通角码的直角改为80~8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框架结构是由梁、柱组成的框架来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的一种建筑结构体系,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楼、商场、宾馆以及多层工业厂房。框架结构建筑的干法施工连接结构是利用预制的梁和柱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因其具有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等一系列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0003]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先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建筑用预制柱与梁的干法施工连接结构(CN201910315143和CN201910314631),该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和钢梁,钢梁通过设置于其端部上下两侧的角码与预制柱相连;预制柱中预埋对拉螺栓,其中有的对拉螺栓的两端均伸出至预制柱外并贯穿第一连接板,对拉螺栓在预制柱内与预制柱的纵向钢筋焊接连接,第一连接板通过锁紧螺母与预制柱连接。在该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中,对拉螺栓与纵向钢筋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框架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且能够防止对拉螺栓在预制柱的施工过程中产生移位,保证了施工精度。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在保证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缩短了施工周期。
[0004]但该角码和预制柱之间存在相对滑移的现象。因此,本领域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锐角角码、对拉螺栓、高强螺母、斜楔板、预制柱和混凝土预制梁,所述锐角角码为将普通角码的直角改为80~89
°
锐角的锐角角码,所述锐角角码通过对拉螺栓、高强螺母以及斜楔板固定在所述预制柱上,安装后的所述锐角角码的顶板保持水平设置,因而其竖向设置为斜板;所述斜楔板为上端厚而下端薄的板状结构,且斜楔板靠近预制柱的板面为与所述锐角角码的斜板匹配的斜面,而所述斜楔板远离预制柱的板面为竖直面;所述混凝土预制梁的一端直接或间接与所述锐角角码的顶面连接。
[0006]本技术中,所述预制柱为角柱、边柱或中柱,所述预制柱至少一侧使用锐角角码、对拉螺栓、高强螺母和斜楔板与混凝土预制梁连接,所述对拉螺栓的另一端可以包埋设置在预制柱内,所述对拉螺栓的另一端也可以跟锐角角码、高强螺母和斜楔板配合用于与另一根混凝土预制梁连接。
[000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高强螺母和斜楔板之间的垫片。
[000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锐角角码(1)的一个锐角为82~87
°

[000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锐角角码(1)的一个锐角为83~86
°

[00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制柱(6)为混凝土预制柱。
[00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锐角角码(1)的长度l为130~190mm,宽度w为120~170mm,高度h为90~110mm。
[00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拉螺栓(2)预置设置在所述预制柱(6)中,且所述对拉螺栓(2)在预制柱(6)内与预制柱的纵向钢筋直接或间接焊接连接。
[00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锐角角码(1)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与顶面垂直的插销(11),在混凝土预制梁(7)一端的下段设置为空缺状态用于为锐角角码(1)提供安装位置,且在混凝土预制梁(7)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插销(11)匹配的圆套筒(71),且所述插销(11)和圆套筒(71)之间还设置有细石混凝土结构(8)。
[00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锐角角码(1)的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穿过对拉螺栓(2)的通孔,所述插销(11)设置在所述锐角角码(1)长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
[00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锐角角码(1)顶部比其底部更深入所述预制柱(6)的长度为8~12mm,相应所述斜楔板(5)顶部的厚度比其底部的厚度大8~12mm。
[0016]使用本技术所述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是本技术中锐角角码的竖向荷载能通过斜板清晰地传递给预制柱,因而锐角角码和预制柱之间不再有相对滑移的现象,使得本技术所述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稳固可靠;此外,本技术使用混凝土预制梁7,并优选在混凝土预制梁(7)一端的下段设置为空缺状态用于为锐角角码(1)提供安装位置,且在梁端设置圆套筒71用于与角码上的插销11对接,圆套筒与插销间的间隙用细石混凝土结构8填堵,因而不存在角码外露和影响建筑内装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所述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所述锐角角码的主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所述锐角角码的侧视图。
[0020]图中:锐角角码1、对拉螺栓2、高强螺母3、垫片4、斜楔板5、预制柱6、混凝土预制梁7、圆套筒71、插销11、细石混凝土结构8。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锐角角码1、对拉螺栓2、高强螺母3、垫片4、斜楔板5、混凝土预制柱6和混凝土预制梁7,所述锐角角码为将普通角码的直角改为80~89
°
锐角的锐角角码,所述锐角角码通过对拉螺栓、高强螺母、垫片、以及斜楔板固定在所述预制柱上,安装后的所述锐角角码的顶板保持水平设置,因而其竖向设置为斜板;所述斜楔板为上端厚而下端薄的板状结构,且斜楔板靠近预制柱的板面为与所述锐角角码的斜板匹配的斜面,而所述斜楔板远离预制柱的板面为竖直面;所述混凝土预制梁的一端直接或间接与所述锐角角码的顶面连接。
[0022]具体地,在锐角角码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与顶面垂直的插销,在混凝土预制梁一端的下段设置为空缺状态用于为锐角角码提供安装位置,且在混凝土预制梁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插销匹配的圆套筒,且所述插销和圆套筒之间还设置有细石混凝土结构。
[0023]在现有技术中,角码与预制柱之间靠表面摩擦承载楼面荷载,在试验过程中存在二者产生相对滑移的现象。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角码与预制柱的接触面改
为斜面,具体是设计一种锐角角码,并将其预制或安装而嵌入预制柱内形成整体,从而使角码的竖向荷载能通过斜板清晰地传递给预制柱。
[0024]本技术中,所述斜楔板5与锐角角码1配合使用,可以使得在对拉螺栓2和高强螺母3的连接下,将锐角角码1稳固地安装在预制柱上。
[0025]另外,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钢梁,角码与钢梁对接因而存在角码外露和影响建筑内装的缺点。本技术将钢梁改为混凝土预制梁7,在锐角角码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与顶面垂直的插销11,在混凝土预制梁一端的下段设置为空缺状态用于为锐角角码提供安装位置,并在梁端设置圆套筒71用于与角码上的插销11对接,圆套筒与插销间的间隙用细石混凝土结构8填堵。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锐角角码(1)、对拉螺栓(2)、高强螺母(3)、斜楔板(5)、预制柱(6)和混凝土预制梁(7),所述锐角角码(1)为将普通角码的直角改为80~89
°
锐角的锐角角码,所述锐角角码(1)通过对拉螺栓(2)、高强螺母(3)以及斜楔板(5)固定在所述预制柱(6)上,安装后的所述锐角角码(1)的顶板保持水平设置,因而其竖向设置为斜板;所述斜楔板(5)为上端厚而下端薄的板状结构,且斜楔板(5)靠近预制柱(6)的板面为与所述锐角角码(1)的斜板匹配的斜面,而所述斜楔板(5)远离预制柱(6)的板面为竖直面;所述混凝土预制梁(7)的一端直接或间接与所述锐角角码(1)的顶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高强螺母(3)和斜楔板(5)之间的垫片(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角码(1)的一个锐角为82~87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角码(1)的一个锐角为83~86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梁柱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6)为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浩舟孟乐
申请(专利权)人:莫浩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