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95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属于梁柱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柱,混凝土梁水平设置在混凝土柱的一侧,两个梁端侧板竖直设置在混凝土梁靠近混凝土柱一端的两侧,两个柱端侧板水平设置两个梁端侧板远离混凝土梁的一侧外部,两个固定板分别竖直设置两个梁端侧板以及两个柱端侧板之间,多个U型耗能板等间距竖直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之间的上下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梁端侧板、柱端侧板内部的固定板、U型耗能板构成金属屈服耗能箱,在中震作用下金属屈服耗能箱首先发生屈服,随着地震作用增大梁端转角加大,使得梁端侧板、柱端侧板发生旋转摩擦,进入摩擦耗能阶段,从而做到从中震到大震的连续耗能,提高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提高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提高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梁柱连接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

技术介绍

[0002]在地震等灾害发生过程中,现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往往柱梁节点发生破坏,进而引起建筑的整个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破坏,造成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为了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需要对混凝土框架的地震作用进行耗能,满足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对于延性和耗能的需求,减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减轻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害,降低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
[0003]对混凝土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进行耗能时,一般在在梁柱节点连接处设置阻尼器,阻尼器常被布置在梁柱连接节点的上下翼缘位置,而阻尼器都是单一耗能模式,无法满足地震在不同阶段的持续耗能。
[0004]目前,为了对混凝土框架进行有效防护,大多通过一些钢构件进行削弱将梁柱进行连接,在地震时对混凝土框架的震动进行消耗,例如采用将H型金属构件制作成狗骨状或者低屈服点的金属构件对梁柱节点进行连接,通过金属构件在地震时发生屈服,对混凝土框架的震动进行耗能。但是狗骨状的H型钢构件以及低屈服点的金属构件只能做到中震屈服,并且在发生屈服以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其节点的强度和刚度会不断下降,无法持续对地震的能量进行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通过梁端侧板、柱端侧板配合连接对梁柱节点进行连接抵抗剪力,而且与其内部的固定板、U型耗能板构成金属屈服耗能箱,在中震作用下金属屈服耗能箱首先发生屈服,随着地震作用加大,在大震时梁端转角加大,使得梁端侧板、柱端侧板发生旋转摩擦,进入摩擦耗能阶段,从而做到从中震到大震的连续耗能,提高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包括混凝土柱,混凝土梁,梁端侧板,柱端侧板,固定板,U型耗能板;混凝土梁水平设置在混凝土柱的一侧,两个梁端侧板竖直设置在混凝土梁靠近混凝土柱一端的两侧,两个梁端侧板的一端内侧与混凝土梁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混凝土梁的端面,两个柱端侧板水平设置两个梁端侧板远离混凝土梁的一侧外部,柱端侧板与梁端侧板相互平行,柱端侧板的一端与梁端侧板转动摩擦连接,另一端与混凝土柱连接,两个固定板分别竖直设置两个梁端侧板靠近混凝土梁的一侧之间以及两个柱端侧板靠近混凝土柱的一侧之间,固定板与梁端侧板相互垂直,固定板的两端与梁端侧板或者柱端侧板固定连接,多个U型耗能板等间距竖直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之间的上下两侧,上下两侧的U型耗能板开口正对设置,U型耗能板与固定板相互垂直,U型耗能板的两端与固定板连接,上下两侧的U型耗能板开口端正对设置且相互贴合连接。
[0007]优选的,两个固定板之间的上下两侧设有两对耗能箱端板,每对的两个耗能箱端
板相互背对的一侧与固定板通过螺栓紧定件连接,另一侧与U型耗能板固定连接,同一个固定板上的两个耗能箱端板的近端相互贴合连接。
[0008]优选的,梁端侧板与柱端侧板的重合段中部分别水平开设有通孔且同轴,上下两个U型耗能板的开口之间水平穿设有销轴,销轴的两端穿过通孔,销轴位于梁端侧板的内侧以及柱端侧板的外侧分别套设有螺母且与其螺纹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梁端侧板与柱端侧板位于销轴的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梯形槽口,梁端侧板位于通孔的外侧呈放射状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弧形螺栓孔,柱端侧板位于通孔的外侧呈放射状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圆形螺栓孔,圆形螺栓孔与弧形螺栓孔一一对应,圆形螺栓孔上穿设有螺栓,螺栓穿过弧形螺栓孔套设有螺母且与其螺纹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两个固定板靠近混凝土柱、混凝土梁的一侧分别竖直设有端面钢板,端面钢板与固定板相互平行,端面钢板的两端与梁端侧板或者柱端侧板固定连接,端面钢板与固定板之间水平设有加强板,加强板分别与端面钢板、固定板以及梁端侧板或者柱端侧板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端面钢板远离加强板的一侧等间距水平固设有多个栓钉,梁端侧板和柱端侧板位于端面钢板远离加强板的一侧等间距水平设有多个栓钉,位于梁端侧板之间的栓钉与混凝土梁中的钢筋笼固定连接,位于柱端侧板之间的栓钉与混凝土柱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混凝土柱的钢筋笼外侧套设有柱端约束钢管,柱端约束钢管靠近混凝土梁的一侧竖直开设有两个预留缝,两个预留缝位于混凝土柱的钢筋笼两侧,柱端侧板穿过预留缝伸入柱端约束钢管的内部,柱端侧板远离梁端侧板的一端与柱端约束钢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柱端侧板位于柱端约束钢管的内部水平开设有方形孔,柱端约束钢管的内壁上等间距固设有多个栓钉,柱端约束钢管靠近端面钢板的一侧等间距固设有多个栓钉。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通过梁端侧板、柱端侧板配合连接对梁柱节点进行连接抵抗剪力,而且与其内部的固定板、U型耗能板构成金属屈服耗能箱,在中震作用下金属屈服耗能箱发生屈服,随着地震强度增大梁端侧板、柱端侧板发生旋转摩擦,金属屈服耗能箱伴随工作持续对地震的能量进行消耗,避免梁柱节点的强度和刚度下降过快,提高装配式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好,安全性高,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柱端连接结构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梁端连接结构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U型耗能板组合结构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柱端内部结构图;
[0019]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梁端内部结构图;
[0020]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U型耗能板结构图;
[0021]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销轴结构图;
[0022]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柱端侧板结构图;
[0023]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梁端侧板结构图;
[0024]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柱端约束钢管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下面结合图1到图11的结构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在地震等灾害发生过程中,现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往往柱梁节点发生破坏,进而引起建筑的整个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的破坏,造成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为了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需要对混凝土框架的地震作用进行耗能,满足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对于延性和耗能的需求,减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减轻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害,降低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
[0028]对混凝土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进行耗能时,一般在在梁柱节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包括:混凝土柱(1),混凝土梁(2),水平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柱(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梁端侧板(3),竖直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梁(2)靠近所述混凝土柱(1)一端的两侧,两个所述梁端侧板(3)的一端内侧与所述混凝土梁(2)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混凝土梁(2)的端面;两个柱端侧板(4),水平设置两个所述梁端侧板(3)远离所述混凝土梁(2)的一侧外部,所述柱端侧板(4)与所述梁端侧板(3)相互平行,所述柱端侧板(4)的一端与所述梁端侧板(3)转动摩擦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混凝土柱(1)连接;两个固定板(5),分别竖直设置两个所述梁端侧板(3)靠近所述混凝土梁(2)的一侧之间以及两个所述柱端侧板(4)靠近所述混凝土柱(1)的一侧之间,所述固定板(5)与所述梁端侧板(3)相互垂直,所述固定板(5)的两端与所述梁端侧板(3)或者所述柱端侧板(4)固定连接;多个U型耗能板(6),等间距竖直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5)之间的上下两侧,上下两侧的所述U型耗能板(6)开口正对设置,所述U型耗能板(6)与所述固定板(5)相互垂直,所述U型耗能板(6)的两端与所述固定板(5)连接,上下两侧的所述U型耗能板(6)开口端正对设置且相互贴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5)之间的上下两侧设有两对耗能箱端板(21),每对的两个所述耗能箱端板(21)相互背对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5)通过螺栓紧定件连接,另一侧与所述U型耗能板(6)固定连接,同一个所述固定板(5)上的两个所述耗能箱端板(21)的近端相互贴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端侧板(3)与所述柱端侧板(4)的重合段中部分别水平开设有通孔(31)且同轴,上下两个所述U型耗能板(6)的开口之间水平穿设有销轴(32),所述销轴(32)的两端穿过所述通孔(31),所述销轴(32)位于所述梁端侧板(3)的内侧以及所述柱端侧板(4)的外侧分别套设有螺母(33)且与其螺纹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端侧板(3)与所述柱端侧板(4)位于所述销轴(32)的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梯形槽口(41),所述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何明胜武宏博车雅丽袁康程建军王颖郭军林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