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通信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812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海底通信电缆,涉及电缆领域,其包括电缆本体、若干个稳固防护组件,各稳固防护组件沿电缆本体间隔式排列;稳固防护组件包括稳固板、防护条,稳固板位于电缆本体的下方,防护条位于稳固板的上方,防护条的两端分别与稳固板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防护条与稳固板之间具有约束口,电缆本体穿插在约束口内,防护条将电缆本体压紧固定在稳固板上;约束口的中心线位于稳固板两侧边之间的中心位置。稳固板铺设在海床上,防护条将电缆本体固定在约束口内,稳固板的下表面落置在海床上对电缆本体提供稳固支撑,有助于避免电缆受到石块砸压或船底挤压而陷入海床的淤泥内,防护条有助于避免电缆本体受到石块砸压造成损伤。有助于避免电缆本体受到石块砸压造成损伤。有助于避免电缆本体受到石块砸压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底通信电缆


[0001]本申请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海底通信电缆。

技术介绍

[0002]海底通信电缆也被称为海底光缆,通常用于数据通讯。海底光缆在速度,造价等方面,具有卫星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大部分跨国数据传输,都采用海底光缆。海底环境非常复杂,即要防止海水腐蚀,又要扛得住海底压力和自然灾害,所以,海底光缆比普通光缆要结实得多。潜水艇虽然潜的深,但也没有太大几率会刮到海底光缆,相反,浅海区的光缆则足足有胳膊粗,它遇到的危险会更多,比如被出现的船只不小心刮到,或者下锚时不小心砸到,容易导致海底光缆损坏。并且海底光缆铺设在海床上,不同位置的海床地质结构有所区别,不同海床上的淤泥深度以及淤泥柔性存在差别,海底光缆跨越柔性较大且深度较大的淤泥区域时,海底该区域的海底光缆受到石块砸压或船底部挤压容易造成该区域的海底光缆向下弯曲,使该区域附近的海底光缆向上翘起,铺设稳定性差,增大了海底光缆被刮到的风险,海底光缆跨越柔性较小且深度较小的区域时,该区域的海底光缆受到石块砸压或船底挤压时容易被损坏,防护功能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海底通信电缆,用于提高电缆在海床上铺设的稳定性以及防护功能。
[000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海底通信电缆,包括电缆本体、若干个稳固防护组件,各所述稳固防护组件沿所述电缆本体间隔式排列;所述稳固防护组件包括稳固板、防护条,所述稳固板位于所述电缆本体的下方,所述防护条位于所述稳固板的上方,所述防护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稳固板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条与所述稳固板之间具有约束口,所述电缆本体穿插在所述约束口内,所述防护条将所述电缆本体压紧固定在所述稳固板上;所述约束口的中心线位于所述稳固板两侧边之间的中心位置。
[0005]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约束口包括支撑槽,所述支撑槽设于所述稳固板的上表面,所述电缆本体的下部位于所述支撑槽内,所述支撑槽的内侧面形状与所述电缆本体下部的外侧面形状匹配,所述电缆本体下部的外侧面与所述支撑槽的内侧面压紧配合。
[0006]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固板的上表面具有两个第一限位部,所述支撑槽由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围绕而成。
[0007]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固板的上表面的形状为弧面状,所述稳固板上表面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约束口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稳固板的下表面的形状为平面状。
[0008]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向上凸出于所述稳固板
的上表面。
[0009]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约束口包括压紧槽,所述压紧槽设于所述防护条的下表面,所述电缆本体的上部位于所述压紧槽内,所述压紧槽的内侧面形状与所述电缆本体上部的外侧面形状匹配,所述电缆本体上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压紧槽的内侧面压紧配合。
[0010]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条的形状为C字形,所述防护条的内侧面具有两个第二限位部,所述压紧槽由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围绕而成,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沿垂直于所述稳固板的方向压紧配合。
[0011]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条的内侧面具有两个第三限位部,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三限位部之间,两个所述第三限位部相互靠近的一面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相互远离的一面压紧配合。
[0012]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条的两端分别朝外延伸形成固定部,两个所述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稳固板可拆卸连接。
[0013]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条具有至少两个,各所述防护条沿所述约束口的中心线间隔排列;所述海底通信电缆还包括桩杆,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设有沉孔,所述沉孔贯穿所述固定部,所述稳固板上表面设有与所述沉孔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螺套,所述桩杆的顶端具有内六角螺头,所述桩杆的上端具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穿插在所述沉孔和所述通孔内,所述内六角螺头位于所述沉孔内,所述桩杆的下端设有锥尖部。
[0014]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工作过程中,将稳固板铺设在海床上,将电缆本体摆放在约束口内,将防护条横跨电缆本体上方并与稳固板连固定连接,防护条将电缆本体固定在约束口内,稳固板的下表面落置在海床上,为电缆本体提供托举力,由于稳固板与海床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够承受较大的挤压力而不至于陷入到海床的淤泥中,有助于避免电缆受到石块砸压或船底挤压而陷入海床的淤泥内,或减小电缆本体陷入淤泥的深度,减小电缆本体向下弯曲程度,防护条的顶面高于电缆本体的顶面,船底靠近电缆本体时先与防护条接触,避免船底直接挤压电缆本体,为电缆本体提供防护,防护条还没能够抵抗石块砸压,有助于避免电缆本体受到石块砸压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海底通信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海底通信电缆与海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海底通信电缆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

A线的剖视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稳固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稳固板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稳固板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护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桩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螺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01、电缆本体;102、稳固防护组件;103、稳固板;104、防护条;105、约束口;106、支撑槽;107、第一限位部;108、压紧槽;109、第二限位部;110、第三限位部;111、固定部;112、桩杆;113、沉孔;114、通孔;115、螺套;116、内六角螺头;117、螺纹部;118、锥尖部;119、海床。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0019]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海底通信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01、若干个稳固防护组件102,各所述稳固防护组件102沿所述电缆本体101间隔式排列;所述稳固防护组件102包括稳固板103、防护条104,所述稳固板103位于所述电缆本体101的下方,所述防护条104位于所述稳固板103的上方,所述防护条10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稳固板103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条104与所述稳固板103之间具有约束口105,所述电缆本体101穿插在所述约束口105内,所述防护条104将所述电缆本体101压紧固定在所述稳固板103上;所述约束口105的中心线(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底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本体、若干个稳固防护组件,各所述稳固防护组件沿所述电缆本体间隔式排列;所述稳固防护组件包括稳固板、防护条,所述稳固板位于所述电缆本体的下方,所述防护条位于所述稳固板的上方,所述防护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稳固板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条与所述稳固板之间具有约束口,所述电缆本体穿插在所述约束口内,所述防护条将所述电缆本体压紧固定在所述稳固板上;所述约束口的中心线位于所述稳固板两侧边之间的中心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口包括支撑槽,所述支撑槽设于所述稳固板的上表面,所述电缆本体的下部位于所述支撑槽内,所述支撑槽的内侧面形状与所述电缆本体下部的外侧面形状匹配,所述电缆本体下部的外侧面与所述支撑槽的内侧面压紧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板的上表面具有两个第一限位部,所述支撑槽由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围绕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板的上表面的形状为弧面状,所述稳固板上表面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约束口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稳固板的下表面的形状为平面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向上凸出于所述稳固板的上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底通信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口包括压紧槽,所述压紧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祖岚王祖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虹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