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试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99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试配装置,其结构包括壳体、第一下料口、第二下料口、碎料腔、第三下料口、出水口、搅拌装置、出料口、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下料口位于壳体一侧,所述第二下料口位于第一下料口一侧,所述碎料腔位于第二下料口一侧;人工可通过第一下料口倒入结块的原料进入碎料腔进行搅碎,通过第二下料口倒入未结块的原料,通过第三下料口使得原料掉入搅拌装置一侧,通过出水口出水进行混合,通过出料口使得搅拌后的原料排出,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碎料辊对结块的原料进行搅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杆进行转动。进行转动。进行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试配装置


[0001]本技术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试配装置,属于工混凝土加工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多为石灰和水一定比例之后进行混合,通过一段时间的混合能增加混凝土的黏性,在使用石灰时石灰容易出现块状,不便于后期的混合搅拌,也会影响混凝土整体的质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试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试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试配装置, 其结构包括壳体、第一下料口、第二下料口、碎料腔、第三下料口、出水口、搅拌装置、出料口、电机、第二电机,所述第一下料口位于壳体一侧,所述第二下料口位于第一下料口一侧,所述碎料腔位于第二下料口一侧,所述第三下料口位于碎料腔一侧,所述出水口位于第三下料口一侧,所述搅拌装置位于出水口一侧,所述出料口位于搅拌装置一侧,所述电机位于碎料腔一侧,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搅拌装置一侧。
[0005]进一步地,所述碎料腔包括轴承、第一转杆、碎料辊,所述轴承有若干个,且各个轴承位于所述碎料腔一侧,所述第一转杆位于轴承一侧,所述碎料辊位于第一转杆一侧,所述碎料辊对结块的原料进行磨碎。
[0006]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架、转杆、联动杆、皮带、联动盘、搅拌转杆、联动齿轮、第二联动杆、第二联动齿轮,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电机一侧,所述转杆位于固定架一侧,所述联动杆位于转杆一侧,所述皮带位于转杆一侧,所述联动盘位于皮带一侧,所述搅拌转杆位于联动杆一侧,所述联动齿轮位于搅拌转杆一侧,所述第二联动杆位于联动齿轮一侧,所述第二联动齿轮位于第二联动杆一侧,所述固定架对搅拌转杆进行限位。
[0007]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转杆包括滚动弧、搅拌杆,所述滚动弧位于所述联动齿轮一侧,所述搅拌杆有若干个,且各个搅拌杆位于搅拌转杆一侧,所述滚动弧在第三转动架一侧滚动。
[0008]进一步地,固定架包括第一转动架、第二转动架、第三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位于所述转杆一侧,所述第二转动架位于搅拌转杆一侧,所述第三转动架位于滚动弧一侧,所述转杆在第一转动架一侧转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包括第一电转门、第一电动转轴、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二电转轴、过渡腔、第二电转门,所述第一电转门位于所述出料口一侧,所述第一电动转轴位于第一电转门一侧,所述第一出料口位于第一电动转轴一侧,所述过渡腔位于第一出料口一侧,所述第二出料口位于过渡腔一侧,所述第二电转轴位于第二出料口一侧,所述第二电转门位于第二电转轴一侧,所述过渡腔对搅拌后的原料进行暂时的存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人工可通过第一下料口倒入结块的原料进入碎料腔进行搅碎,通过第二下料口倒入未结块的原料,通过第三下料口使得原料掉入搅拌装置一侧,通过出水口出水进行混合,通过出料口使得搅拌后的原料排出,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碎料辊对结块的原料进行搅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杆进行转动。
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试配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试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试配装置的出料口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壳体1、第一下料口2、第二下料口3、碎料腔4、第三下料口5、出水口6、搅拌装置7、出料口8、电机9、第二电机10、轴承41、第一转杆42、碎料辊43、固定架71、转杆72、联动杆73、皮带74、联动盘75、搅拌转杆76、联动齿轮77、第二联动杆78、第二联动齿轮79、滚动弧700、搅拌杆701、第一转动架702、第二转动架703、第三转动架704、第一电转门81、第一电动转轴82、第一出料口83、第二出料口84、第二电转轴85、过渡腔86、第二电转门87。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试配装置技术方案:
[0018]其结构包括壳体1、第一下料口2、第二下料口3、碎料腔4、第三下料口5、出水口6、搅拌装置7、出料口8、电机9、第二电机10,所述第一下料口2位于壳体1一侧,所述第二下料口3位于第一下料口2一侧,所述碎料腔4位于第二下料口3一侧,所述第三下料口5位于碎料腔4一侧,所述出水口6位于第三下料口5一侧,所述搅拌装置7位于出水口6一侧,所述出料口8位于搅拌装置7一侧,所述电机9位于碎料腔4一侧,所述第二电机10位于搅拌装置7一侧;所述碎料腔4包括轴承41、第一转杆42、碎料辊43,所述轴承41有若干个,且各个轴承41位于所述碎料腔4一侧,所述第一转杆42位于轴承41一侧,所述碎料辊43位于第一转杆42一侧;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固定架71、转杆72、联动杆73、皮带74、联动盘75、搅拌转杆76、联动齿轮77、第二联动杆78、第二联动齿轮79,所述固定架71位于所述第二电机10一侧,所述转杆72位于固定架71一侧,所述联动杆73位于转杆72一侧,所述皮带74位于转杆72一侧,所述联动盘75位于皮带74一侧,所述搅拌转杆76位于联动杆73一侧,所述联动齿轮77位于搅拌转杆76一侧,所述第二联动杆78位于联动齿轮77一侧,所述第二联动齿轮79位于第二联动杆78一侧;所述搅拌转杆76包括滚动弧700、搅拌杆701,所述滚动弧700位于所述联动齿轮77一侧,所述搅拌杆701有若干个,且各个搅拌杆701位于搅拌转杆76一侧;固定架71包括第一转动架702、第二转动架703、第三转动架704,所述第一转动架702位于所述转杆72一侧,所述第二转动架703位于搅拌转杆76一侧,所述第三转动架704位于滚动弧700一侧;所述出料口8包括第一电转门81、第一电动转轴82、第一出料口83、第二出料口84、第二电转轴85、过渡腔86、第二电转门87,所述第一电转门81位于所述出料口8一侧,所述第一电动转轴82
位于第一电转门81一侧,所述第一出料口83位于第一电动转轴82一侧,所述过渡腔86位于第一出料口83一侧,所述第二出料口84位于过渡腔86一侧,所述第二电转轴85位于第二出料口84一侧,所述第二电转门87位于第二电转轴85一侧。
[0019]例如,人工可通过第一下料口2倒入结块的原料进入碎料腔4进行搅碎,通过第二下料口3倒入未结块的原料,通过第三下料口5使得原料掉入搅拌装置7一侧,通过出水口6出水进行混合,通过出料口8使得搅拌后的原料排出,通过电机9带动第一转杆4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碎料辊43对结块的原料进行搅碎,通过第二电机10带动转杆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试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壳体(1)、第一下料口(2)、第二下料口(3)、碎料腔(4)、第三下料口(5)、出水口(6)、搅拌装置(7)、出料口(8)、电机(9)、第二电机(10),所述第一下料口(2)位于壳体(1)一侧,所述第二下料口(3)位于第一下料口(2)一侧,所述碎料腔(4)位于第二下料口(3)一侧,所述第三下料口(5)位于碎料腔(4)一侧,所述出水口(6)位于第三下料口(5)一侧,所述搅拌装置(7)位于出水口(6)一侧,所述出料口(8)位于搅拌装置(7)一侧,所述电机(9)位于碎料腔(4)一侧,所述第二电机(10)位于搅拌装置(7)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试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料腔(4)包括轴承(41)、第一转杆(42)、碎料辊(43),所述轴承(41)有若干个,且各个轴承(41)位于所述碎料腔(4)一侧,所述第一转杆(42)位于轴承(41)一侧,所述碎料辊(43)位于第一转杆(42)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试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固定架(71)、转杆(72)、联动杆(73)、皮带(74)、联动盘(75)、搅拌转杆(76)、联动齿轮(77)、第二联动杆(78)、第二联动齿轮(79),所述固定架(71)位于所述第二电机(10)一侧,所述转杆(72)位于固定架(71)一侧,所述联动杆(73)位于转杆(72)一侧,所述皮带(74)位于转杆(72)一侧,所述联动盘(75)位于皮带(74)一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清波黄发荣陈武金杨胜波郭泽贤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坚石混凝土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