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高强度冷轧钢板各向异性的热处理方法及高强度冷轧钢板技术

技术编号:376798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高强度冷轧钢板各向异性的热处理方法及高强度冷轧钢板,在热轧中终轧温度控制在不低于Ar3+50℃,在冷轧中冷轧压下率控制在不低于40%,在冷轧后还设有均匀退火环节和两段式奥氏体等温淬火环节,还涉及到高强度冷轧钢板,最终获得的钢板屈服强度650Mpa以上,其组织为细小均匀的贝氏体组织,分布着少量的回火马氏体颗粒,弯曲各向异性指数Ibend小于0.2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处理方法适用于多种屈服强度在650MPa以上的高强度冷轧钢板的弯曲各向异性的改善,对适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降低弯曲各向异性的高强度冷轧钢板的成分给予限定,以取得优选的低弯曲各向异性效果。以取得优选的低弯曲各向异性效果。以取得优选的低弯曲各向异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高强度冷轧钢板各向异性的热处理方法及高强度冷轧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改善高强度冷轧钢板各项异性的热处理方法及得到的低各向异性的高强度冷轧钢板。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工业在生产轿车时,大量使用冷轧钢板。出于减重、安全性的要求,大量适用冷轧高强度钢板,用于汽车结构安全件的制造。高强度钢的成形方式以弯曲为主要变形方式。但由于高强钢板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当弯曲脊线平行于轧制方向时,弯曲性能明显低于弯曲脊线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情况,不利于材料的应用。
[0003]通过查新检索到改善高强度钢板的各向异性的现有技术包括有:
[0004]日本专利P2007

9272A公开了一个各向异性小的钢板制造方法。采用C:0.008

0.02%、Si≤0.02%、Mn:0.15

0.25%、P≤0.02%、S≤0.015%、N≤0.0035%、Al:0.065

0.2、Ti≤(Ti

(48/14)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高强度冷轧钢板各向异性的热处理方法,该热处理方法包括有热轧、酸洗和冷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轧中终轧温度控制在不低于Ar3+50℃,在所述冷轧中冷轧压下率控制在不低于40%,在冷轧后还设有均匀退火环节和两段式奥氏体等温淬火环节;在所述的均匀退火环节,经过两段式中温长时间加热保温处理,获得均匀细小的晶粒分布和渗碳体分布,以及晶粒及渗碳体较低的长宽比:晶粒长宽比控制在1.0

1.2之间,渗碳体长宽比控制在1.0

1.3之间;在所述的两段式奥氏体等温淬火环节,钢板快速加热到全奥氏体温度区间,短时间保温,然后快速冷却,然后进行中温等温淬火,最后冷却到室温;最终获得的钢板屈服强度达到650Mpa以上,其组织为细小且均匀分布的贝氏体组织,以及少量的回火马氏体颗粒,该回火马氏体颗粒体积分数小于等于10%,弯曲各向异性指数Ibend小于0.25;所述弯曲各向异性指数Ibend=(弯曲脊线平行于轧制方向的180度内弯角直径

弯曲脊线垂直轧向的180度内弯角直径)/弯曲脊线垂直轧向的180度内弯角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高强度冷轧钢板各向异性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均匀退火环节中,对冷轧未退火钢卷进行加热,采用氮气或氢气的保护气氛,升温至650

720℃温度之间,保温1

3小时;然后冷却至500

600℃之间进行10

20小时的保温处理,保温完成后随炉冷却12小时以上,待炉温降低到200℃以下结束热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高强度冷轧钢板各向异性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均匀退火环节中,获得均匀细小的铁素体晶粒分布和渗碳体分布,所述铁素体晶粒直径为5

15微米,所述渗碳体颗粒直径不大于1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高强度冷轧钢板各向异性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两段式奥氏体等温淬火环节中,钢板以≥25℃/s的加热速度加热到全奥氏体温度区间,保温10

60s,然后以≥30℃/s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冷却到360

460℃之间进行等温淬火,在易发生γ向贝氏体转变的温度区间360

460℃保温5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东薛鹏王俊峰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