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大角度晶界调控技术改善特厚船舶用钢
‑
100
℃
冲击功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改善特厚船舶用钢性能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大角度晶界调控技术改善特厚船舶用钢
‑
100℃冲击功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集装箱船超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显著,为保障船舶的安全航行,对船舶用钢的厚度规格、低温韧性等要求越发苛刻。以细化晶粒为核心的TMCP轧制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效果显著等特点。TMCP技术的本质是对未再结晶区奥氏体晶粒尺寸和畸变状态的调控,获得细化的相变显微组织(铁素体、贝氏体)和相对含量的良好匹配,保证钢板具有较好的强韧性匹配。
[0003]在TMCP工艺中,细化奥氏体晶粒的途径有两种:1)通过变形实现奥氏体晶粒的充分再结晶;2)利用较低的奥氏体化温度限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获得细化的奥氏体晶粒。但对于常规特厚船舶用钢在TMCP轧制过程中,受制于现有的连铸坯厚度,生产特厚钢板时,较小的轧制压缩比增加了相变前奥氏体晶粒尺寸和畸变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大角度晶界调控技术改善特厚船舶用钢
‑
100℃冲击功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连铸坯在奥氏体再结晶区进行第一次加热保温,然后直接水冷至室温;将连铸坯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进行第二次加热保温,然后进行轧制;利用层流冷却装置将轧制后的连铸坯表面温度降低至返红温度320
±
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大角度晶界调控技术改善特厚船舶用钢
‑
100℃冲击功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坯第一次加热保温的加热温度为1200
±
50℃,保温时间为2.5~4h,所述连铸坯第一次加热保温后通过超快冷装置直接水冷至室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大角度晶界调控技术改善特厚船舶用钢
‑
100℃冲击功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坯第二次加热保温的加热温度为1000
±
150℃,保温时间为1.5~3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大角度晶界调控技术改善特厚船舶用钢
‑
100℃冲击功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坯轧制时的开轧温度为780~T
nr
‑
20℃,T
nr
为奥氏体再结晶温度,T
nr
采用如下公式T
nr
=887+446ω
c
+890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勇,张九鑫,徐晓宁,任潇健,王丙兴,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