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炭火电焙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94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仿真炭火电焙笼,包括:设备壳体;活动设置在设备壳体内部的上下料组件,且上下料组件用于采用震动的方式实现上下料操作,所述上下料组件包括第一输料框和第二输料框,所述第一输料框和第二输料框均分别为螺旋形结构,且第一输料框和第二输料框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输料框的顶部的一端向第二输料框的顶部延伸,以使第一输料框内部原料向第二输料框内部输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茶叶可以在承载盘、第一输料框和第二输料框的内部形成往复循环过程,一直在振动的环境下进行移动,配合防护罩内部的电加热棒可以对茶叶进行充分的焙火,从而实现了可以对茶叶进行均匀焙火并提高茶叶质量的目的。茶叶质量的目的。茶叶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真炭火电焙笼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焙火
,具体为仿真炭火电焙笼。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茶叶在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烘焙或者炭焙工作,使得茶叶香气纯正、滋味醇厚、色泽油润、外表“起霜”、耐储存,在茶汤口感、香气上具独特风韵,其中焙火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使茶叶产生美拉德反应又称褐变反应,是指茶叶所含的氨基化合物如蛋白质、氨基酸及醛、酮等与还原糖相遇,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褐色聚合物,使茶叶香气馥郁。
[0003]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时,焙火过程中茶叶都处于静止状态,存在焙火不充分,且茶叶堆积在焙火过程中也会发生顶部和底部的茶叶焙火程度不同,进而造成茶叶质量掺次不齐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仿真炭火电焙笼,以解决存在焙火不充分,且茶叶堆积在焙火过程中也会发生顶部和底部的茶叶焙火程度不同,进而造成茶叶质量掺次不齐的情况发生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设备壳体;活动设置在设备壳体内部的上下料组件,且上下料组件用于采用震动的方式实现上下料操作,所述上下料组件包括第一输料框和第二输料框,所述第一输料框和第二输料框均分别为螺旋形结构,且第一输料框和第二输料框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输料框的顶部的一端向第二输料框的顶部延伸,以使第一输料框内部原料向第二输料框内部输送;固定设置在设备壳体顶部的排湿组件,且排湿组件用于调节设备壳体内部气体与外界空气的连通状态,以使进行密封焙火以及开口排湿操作;固定设置在设备壳体内部的电焙火组件,且电焙火组件用于通过电力产生热量,以使对第一输料框和第二输料框内部的原料进行加热;固定设置在设备壳体底部的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承载盘和第一输料框震动,以使第一输料框和第二输料框实现对物料输送的功能;固定设置在设备壳体内壁的扰流组件,且扰流组件用于产生气流并带动设备壳体内部的气体形成螺旋状,以使气体贯穿第一输料框和第二输料框内部的原料。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料框和第二输料框的底部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承载物料的承载盘,所述第一输料框和第二输料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以使第二输料框内部的物料被分隔板阻挡并在承载盘顶部旋转一圈后进入第一输料框的内部,所述分隔板固定连接在承载盘的顶部,所述第一输料框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筐,所述出料筐远离第一输料框位置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接料框,以使第一接料框与出料筐贴合时第一输料框内部的物料通过出料筐从第一接料框处向外输送,且第一接料框与出料筐分开时第一输料
框内部的物料通过出料筐掉落在第二输料框内部,所述第二输料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接料框,所述第二输料框外圈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第一输料框内圈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料管,所述防护网和挡料管均分别固定连接在承载盘的顶部。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料框、第二输料框、出料筐、第一接料框、第二接料框和防护网均分别为网状结构,且其网孔孔径为1MM,以使气体贯穿的同时避免物料贯穿网状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排湿组件包括排湿框,所述排湿框固定连接在防护网的顶部,所述排湿框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排湿孔,所述排湿框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挡板,且挡板与排湿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排湿孔中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扭块,且驱动扭块活动贯穿并延伸至排湿框的顶部,所述排湿框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驱动把手,所述第一接料框活动贯穿并延伸至排湿框的外部,以使第一接料框可以出料筐贴合以及分离,所述第二接料框固定贯穿并延伸至排湿框的外部,所述排湿框相对应第一接料框和第二接料框位置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软膜,以使物料可以均匀通过第一接料框和第二接料框进入设备壳体的内部,所述设备壳体相对应第一接料框和第二接料框位置的表面均设有标记。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固定设置在承载盘的底部,所述驱动盘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底部活动设有固定盘,且固定盘固定连接在设备壳体内壁的底部,所述固定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架,所述驱动架的表面活动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相对应驱动架位置的底部开设有驱动槽,且驱动架活动连接在驱动槽的内壁,所述移动板顶部的四角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固定盘的顶部,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管,且驱动管活动贴合在第一连接架的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弹簧,且阻尼弹簧转动连接在固定盘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接架和固定盘相对应位置的一端均通过万向轴转动连接有铰接臂,所述铰接臂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铰接臂呈环形均匀设置在第一连接架和固定盘之间,所述驱动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架,且第二连接架固定连接在承载盘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架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二连接架呈环形设置在承载盘的底部,所述传动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轴承座,且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固定盘的底部,所述固定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伺服电机、轴承座和固定柱均固定连接在设备壳体内壁的底部,所述驱动架为椭圆形结构,所述驱动槽的内壁圆弧度小于驱动架表面的圆弧度。
[0011]优选的,所述电焙火组件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棒,所述防护罩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远离防护罩位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管,且支撑管固定连接在固定盘的顶部,所述支撑管活动连接在驱动管的内壁,所述固定盘相对应支撑管位置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安装连接电加热棒导线的通孔,所述支撑管活动贯穿第一连接架并延伸至驱动盘的顶部,所述第一输料框和第二输料框的高度均高于防护罩。
[0012]优选的,所述扰流组件包括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在传动轴远离伺服电机位置的一端,所述驱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齿环,所述齿环一端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且齿环内壁的顶部开设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纹,所述齿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圈,所述齿圈的内壁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横截面为工字型结构,且齿圈位于齿轮的中部位置,所
述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通过轴承活动贯穿并延伸至固定盘的顶部,所述设备壳体相对应承载盘位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隔板,所述设备壳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隔板,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分别活动贯穿并延伸至第一环形隔板和第二环形隔板的上下两端,所述转动轴相对应第一环形隔板和固定盘之间位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所述转动轴相对应第一环形隔板和第二环形隔板之间位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茶叶可以在承载盘、第一输料框和第二输料框的内部形成往复循环过程,一直在振动的环境下进行移动,配合防护罩内部的电加热棒可以对茶叶进行充分的焙火,从而实现了可以对茶叶进行均匀焙火并提高茶叶质量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同时还通过手握驱动把手并带动排湿框转动,使得第一接料框从与设备壳体中标记出口1位置转动时进口2的位置,与此同时第一连接架与固定盘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仿真炭火电焙笼,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壳体(1);活动设置在设备壳体(1)内部的上下料组件,且上下料组件用于采用震动的方式实现上下料操作,所述上下料组件包括第一输料框(202)和第二输料框(203),所述第一输料框(202)和第二输料框(203)均分别为螺旋形结构,且第一输料框(202)和第二输料框(203)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输料框(203)的顶部的一端向第二输料框(203)的顶部延伸,以使第一输料框(202)内部原料向第二输料框(203)内部输送;固定设置在设备壳体(1)顶部的排湿组件,且排湿组件用于调节设备壳体(1)内部气体与外界空气的连通状态,以使进行密封焙火以及开口排湿操作;固定设置在设备壳体(1)内部的电焙火组件,且电焙火组件用于通过电力产生热量,以使对第一输料框(202)和第二输料框(203)内部的原料进行加热;固定设置在设备壳体(1)底部的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承载盘(201)和第一输料框(202)震动,以使第一输料框(202)和第二输料框(203)实现对物料输送的功能;固定设置在设备壳体(1)内壁的扰流组件,且扰流组件用于产生气流并带动设备壳体(1)内部的气体形成螺旋状,以使气体贯穿第一输料框(202)和第二输料框(203)内部的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炭火电焙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料框(202)和第二输料框(203)的底部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承载物料的承载盘(201),所述第一输料框(202)和第二输料框(20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分隔板(209),以使第二输料框(203)内部的物料被分隔板(209)阻挡并在承载盘(201)顶部旋转一圈后进入第一输料框(202)的内部,所述分隔板(209)固定连接在承载盘(201)的顶部,所述第一输料框(202)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筐(204),所述出料筐(204)远离第一输料框(202)位置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接料框(205),以使第一接料框(205)与出料筐(204)贴合时第一输料框(202)内部的物料通过出料筐(204)从第一接料框(205)处向外输送,且第一接料框(205)与出料筐(204)分开时第一输料框(202)内部的物料通过出料筐(204)掉落在第二输料框(203)内部,所述第二输料框(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接料框(206),所述第二输料框(203)外圈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网(207),所述第一输料框(202)内圈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料管(208),所述防护网(207)和挡料管(208)均分别固定连接在承载盘(201)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炭火电焙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料框(202)、第二输料框(203)、出料筐(204)、第一接料框(205)、第二接料框(206)和防护网(207)均分别为网状结构,且其网孔孔径为1MM,以使气体贯穿的同时避免物料贯穿网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真炭火电焙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组件包括排湿框(301),所述排湿框(301)固定连接在防护网(207)的顶部,所述排湿框(30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排湿孔(302),所述排湿框(301)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挡板(303),且挡板(303)与排湿孔(30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排湿孔(302)中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扭块(304),且驱动扭块(304)活动贯穿并延伸至排湿框(301)的顶部,所述排湿框(301)的两端均分别固定连接有驱动把手(305),所述第一接料框(205)活动贯穿并延伸至排湿框(301)的外部,以使第一接料框(205)可以出料筐(204)贴合以及分离,所述第二接料框(206)固定贯穿并延伸至排湿框(301)的外部,所述排湿框(301)相对应第一接料框(205)和第二接料框(206)位置的
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软膜,以使物料可以均匀通过第一接料框(205)和第二接料框(206)进入设备壳体(1)的内部,所述设备壳体(1)相对应第一接料框(205)和第二接料框(206)位置的表面均设有标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真炭火电焙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盘(501),所述驱动盘(501)固定设置在承载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警备张诚荣罗剑波任亮张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红茗茶机成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