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分离物移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79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方法与设备。重力分离物移取装置,其主要由浮筒执行机构、堰板、线形自力伸缩筒构成,堰板固定套装在线形自力伸缩筒上端的外壁面,且与浮筒执行机构底面形成开合的进水堰口,线形自力伸缩筒上端面连接浮筒执行机构,线形自力伸缩筒为两节以上滑套式伸缩筒,浮子产生浮力等于浮筒执行机构、堰板和线形自力伸缩筒在液体中产生的重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耗低,安装、维修方便。堰板双重密封的先后性,可靠防止装置工作初期,进入堰口的流态紊乱对分层溶液的干扰,保证分层上液的移取。线性自力伸缩筒,保证密封的前提下,伸缩筒随液面无外力实现同步上升或下降,保证分层溶液的分层面的稳定和同步下降的状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力分离物移取装置一、
本技术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水处理设备。二、
技术介绍
在给水和污水处理,以及油水分离等领域中,常常使用沉淀或澄清的工艺设备。这些工艺设备主要利用投加物化药剂与水中杂质形成的聚合体比重大于水;使得在沉淀或澄清的过程中,实现聚合体或活性污泥与水的分层,净化后的水在上层,聚合体或活性污泥在下层,再利用移取装置将分层后的上层水移取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后的水能够排出。同理,在浮油分离后,使用移取装置将油移取回收。 目前移取装置的基本组成为两大部分 其一,移取头,其作用是开始工作时,将分层后净化水或分层后的油,平稳地导入移取头。 其二,排出连接管道,其作用是将导入移取头的净化水或分层后的油,通过排出连接管道,由重力或其他吸力顺利将被移取移出沉淀或澄清单元。 根据技术形式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的移取装置旋转式(图1)、浮筒式(图2)、虹吸式(图3)和套筒式(图4),而这几种移取装置分别存在着不同的技术问题,简要分析如下 旋转式移取头重量大,需要功率1. 5KW以上功率的电机和配套的减速机,维护工作较大;且难保持与液位同步,使移取过程不能稳定地进行;也存在着移取头相连的排出连接管道,在移取上层净化水或分层后的上层油的过程中,会对已分层的界面有很大的扰动,影响被移取物的移取效果。 浮筒式移取头在移取开始和结束时,存在排气不畅而导致浮球密封不严;以及被携带进来的杂质极易夹在浮球密封处,影响密封。这将使移取头无法封闭,进而无法随液位同步。移取头相连的排出连接管道,对已分层的界面有扰动,影响被移取物的移取效果。图五的膨胀软管也存在对分层的界面的扰动。 虹吸式液位下降后会对已分层的界面产生很大的扰动,影响被移取物的移取效果。 套筒式排出连接管道的套筒的内外筒通过"L"型的橡胶密封圈密封,需要较大功率的电机和减速机,难保持与液位同步,使移取过程不能稳定地进行。套筒的内外筒间的橡胶密封圈的密封摩擦阻力大,特别容易出现由于阻力大而无法正常下降和上升的现象。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重力分离物移取装置,结构简单合理,操控方便,移取时无扰动,分离效果佳。 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重力分离物移取装置,其主要由浮筒执行机构、堰板、线形自力伸縮筒构成,堰板固定套装在线形自力伸縮筒上端的外壁面,且与浮筒执行机构底面形成开合的进水堰口 ,线形自力伸縮筒上端面连接浮筒执行机构,线形自力伸縮筒为两节以上滑套式伸縮筒,浮子产生浮力等于浮筒执行机构、堰板和线形自力伸縮筒在液体中产生的重力。 所述浮筒执行机构主要由电动执行机构、浮子和伸縮机构构成,电动执行机构固定连接浮子,伸縮机构与堰板固定连接。 所述电动执行机构由电机及控制器构成,电动执行机构驱动连接伸縮机构,伸縮机构与连杆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与堰板固定连接。 所述线形自力伸縮筒由多节不同直径的筒体构成,相邻筒体依次可相对滑动套装,套装外筒体外壁面装有密封件。 所述相邻筒体之间装有滑块和限位块。 所述堰板为阶梯状环板套装固定在线形自力伸縮筒上端。 所浮筒执行机构、堰板与线形自力伸縮筒分别沿滑轨滑动连接。 所述滑轨上设置有高、低限位装置。 本技术移取设备结构设计合理,浮筒执行机构的浮力与浮筒执行机构、堰板和线形自力伸縮筒的总重量相等,而且线形自力伸縮筒设计成密封滑套式筒体,浮筒执行机构、堰板和线形自力伸縮筒通过滑套沿导轨随液位同步上升、下降,操控方便,而且对于分层的处理液不产生扰动,移取分离效果好。 本技术克服了现行技术类型的缺点,具有如下优势执行机构简单能耗低(最大功率240W),安装、维修方便。进水堰口淹没在液面下,抗表面浮渣干扰。进水堰口的堰板机械密封工作可靠,完全隔绝溶液进行反应时,反应物进入装置内。堰板采用双重密封的先后性,可靠防止装置工作初期,进入堰口的流态紊乱对分层溶液的干扰,保证分层上液的移取。线性自力伸縮筒,保证密封的前提下,使伸縮筒可以随液面无外力实现同步上升或下降。在随液位下降过程中同步移取分层上液,而最大程度保证分层溶液的分层面的稳定和同步下降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旋转式移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浮筒式移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缸吸式移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套筒式移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移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C-C视图。图7是图5中D-D视图。图8是图5中A放大图。图9是图5中B放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移取时流程参考图。图11是移取前移取装置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2是开始移取时移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3是移取结束时移取装置结构示意图。4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5-9所示的重力分离物移取装置,其主要由浮筒执行机构l、堰板2、线形自力伸縮筒3构成,浮筒执行机构1产生浮力等于浮筒执行机构、堰板和线形自力伸縮筒在液体中的重力,堰板2固定套装在线形自力伸縮筒3上端的外壁面,且与浮筒执行机构1底面形成开合的进水堰口 ,线形自力伸縮筒3上端面连接浮筒执行机构1 ,线形自力伸縮筒3为三节不同直径的筒体3. 1、3. 2和3. 4构成滑套式伸縮筒,相邻筒体依次可相对滑动套装,如内筒底端带有限位块3. 4,外筒上装有滑块3. 3,内外筒连接处外壁面套装密封件3. 5。根据液面下降高度需要设计伸縮筒长度及节数。堰板2为阶梯状环板套装固定在线形自力伸縮筒上端,即外环堰板2. 1和内环堰板2. 2,浮筒执行机构主要由电动执行机构1. 1、浮子1. 2和伸縮机构1. 3构成,电动执行机构1. 1固定在支架1. 4上,支架外套装固定连接环板状浮子1. 2,电动执行机构由电机及控制器1. 5构成,电动执行机构驱动连接伸縮机构,伸縮机构1. 3与连杆1. 6 —端连接,连杆1. 6另一与堰板固定连接。浮筒执行机构、堰板与线形自力伸縮筒分别通过滑套4. 1与滑轨4滑动连接,滑轨上设置有高限位装置4. 2和低限位装置4. 3。 工作时本技术如图IO所示,移取前移取装置初始状态如图ll所示,进水堰口关闭;开始移取时移取装置如图12所示开启进水堰口,移取装置开始移取随液面向下降;移取结束时移取装置如图13所示,进水堰口关闭,液位不再下降。是结构示意图。权利要求重力分离物移取装置,其特征是其主要由浮筒执行机构、堰板、线形自力伸缩筒构成,堰板固定套装在线形自力伸缩筒上端的外壁面,且与浮筒执行机构底面形成开合的进水堰口,线形自力伸缩筒上端面连接浮筒执行机构,线形自力伸缩筒为两节以上滑套式伸缩筒,浮子产生浮力等于浮筒执行机构、堰板和线形自力伸缩筒在液体中产生的重力。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分离物移取装置,其特征是浮筒执行机构主要由电动 执行机构、浮子和伸縮机构构成,电动执行机构固定连接浮子,伸縮机构与堰板固定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分离物移取装置,其特征是电动执行机构由电机及控 制器构成,电动执行机构驱动连接伸縮机构,伸縮机构与连杆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与堰板 固定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l-3任一所述的重力分离物移取装置,其特征是线形自力伸縮筒由 多节不同直径的筒体构成,相邻筒体依次可相对滑动套装,套装外筒体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重力分离物移取装置,其特征是:其主要由浮筒执行机构、堰板、线形自力伸缩筒构成,堰板固定套装在线形自力伸缩筒上端的外壁面,且与浮筒执行机构底面形成开合的进水堰口,线形自力伸缩筒上端面连接浮筒执行机构,线形自力伸缩筒为两节以上滑套式伸缩筒,浮子产生浮力等于浮筒执行机构、堰板和线形自力伸缩筒在液体中产生的重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技灵A戴德里奇斯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迈克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废水废物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