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无芳族胺迁移的柔性包装胶粘剂的柔性聚脲
[0001]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依据35 U.S.C.
§
119要求2019年8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号No.62/884,205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经此引用并入本文。
专利
[0003]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胶粘剂,且更具体涉及用于生产不发生芳族胺迁移的柔性包装胶粘剂的柔性化(flexibilized)聚脲组合物。
[0004]专利技术背景
[0005]旨在用于包装多样化的产品,如由食品加工、化妆品或洗涤剂行业制造的那些产品的柔性包装通常由几个薄层(片材或膜)制成。这些层的厚度为5μm至150μm,并且可能包含几种不同的材料,如纸、金属(例如铝)或热塑性聚合物。可具有20μm至400μm厚度的相应多层层压体可以兼具不同的单个材料层的性质,以为消费者提供适于最终柔性包装的特性组合。这些特性包括但不限于视觉外观、阻隔效应(对大气水分或氧气)、与食品接触而没有毒性或改变包装食品的感官性质的风险、对某些产品,如番茄酱或液体皂的耐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胶粘剂,其包含(A)和(B)的反应产物:(A)具有132至700的分子量的脂族多异氰酸酯;和(B)聚天冬氨酸酯,其包含(B1)和(B2)的反应产物(B1)具有至少240的分子量的多胺,和(B2)迈克尔加成受体,其中根据ASTM D 1084
‑
16在23℃下的粘度在4小时后保持低于150cps,和其中在基底与胶粘剂层压后少于5天内,所述胶粘剂形成可接受的与基底的粘合强度,其被定义为具有根据ASTM D 1876
‑
01在23℃下测得的150g/in.的最小值或基底撕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粘剂,其中在基底与胶粘剂层压后1至5天内,所述胶粘剂形成可接受的与基底的粘合强度,其被定义为具有根据ASTM D 1876
‑
01在23℃下测得的150g/in.的最小值或基底撕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粘剂,其中在基底与胶粘剂层压后少于1天内,所述胶粘剂形成可接受的与基底的粘合强度,其被定义为具有根据ASTM D 1876
‑
01在23℃下测得的150g/in.的最小值或基底撕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粘剂,其中所述脂族多异氰酸酯(A)选自1,4
‑
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6
‑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5
‑
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2,4
‑
和/或2,4,4
‑
三甲基
‑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十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
‑
甲基
‑
1,5
‑
二异氰酸根合戊烷、1,4
‑
二异氰酸根合环己烷、5
‑
异氰酸根合
‑1‑
(异氰酸根合甲基)
‑
1,3,3
‑
三甲基环己烷、2,4
‑
和/或4,4
′
二异氰酸根合
‑
二环己基
‑
甲烷、1
‑
异氰酸根合
‑1‑
甲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