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带双极化反射单元及可编程反射天线
[0001]本申请涉及反射天线
,特别是涉及一种宽带双极化反射单元及可编程反射天线。
技术介绍
[0002]可编程反射阵列天线通常由可编程单元周期排布组成,可编程单元是一种人电磁结构,通过对单元表面结构的设计可以灵活的调控电磁波的振幅、相位、极化方式等特性。因此,可编程反射阵列天线可以通过满足阵列中每个单元的相位分布调控辐射波束的指向,进而实现波束扫描的功能。
[0003]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雷达探测、卫星导航等通信系统对天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编程反射阵列天线仅仅具有波束扫描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天线还需要双极化的工作方式以及较宽的工作带宽。
[0004]目前,对拓展可编程反射阵列天线工作带宽的研究基本上是基于单极化进行的,对双极化的研究大多基于频点进行设计,工作带宽较窄。因此,如何在保持双极化功能的情况下拓展工作带宽是设计宽带双极化可编程反射阵列天线一大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宽带双极化反射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带双极化反射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叠的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以及第三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的顶面设有第一辐射贴片,所述第二介质层的顶面设有第二辐射贴片;所述第一辐射贴片以及所述第二辐射贴片均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三介质层的底面设有两个微带线以及直流偏置电路;两个所述微带线的一个对应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辐射贴片的两个相邻边,另一个对应端均接地,每一所述微带线上均设有一个二极管;所述直流偏置电路与所述第二辐射贴片相连,以控制所述二极管的通断,使二极管工作在导通或截止的状态,实现x极化或y极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双极化反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包括与所述第二辐射贴片相连的第一部分以及接地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所述第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部分互相垂直设置以构成“L”形结构;所述微带线的尖端朝向所述第三介质层的中部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带双极化反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层上还设有与所述微带线一一对应的两个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矩形的第一连接贴片以及圆形的第二连接贴片;所述第一连接贴片的一个对应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贴片的一个对应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贴片的另一个对应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辐射贴片的两个相邻边,所述第二连接贴片的另一个对应端分别连接对应所述微带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带双极化反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设在对应所述微带线的第二部分上,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方向与对应所述第一连接贴片的长度方向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带双极化反射单元,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升,褚宏波,赵梓彤,宁远帆,邹棋,陈子翀,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