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吸收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
,具体涉及可吸收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手术出血是外科手术创伤发生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手术中频繁处理出血会延长手术时间,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生命质量,增加围术期输血、感染、二次手术、死亡等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因此进行有效止血至关重要。按压、缝合、结扎、钳夹、填塞、电凝、超声等传统的止血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不足以控制持续性渗血、无法处理难以触及的出血点、不可按压弥漫性出血、电凝易导致焦痂或坏死、不规则或不平整的创面、临近重要血管和神经,需要一些辅助止血材料。不可降解的止血材料长期存在于创面组织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因此止血后需去除,将材料与创面血痂分离可导致再次出血。可降解的止血材料无需二次去除,发挥止血作用后能够逐步被人体吸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0003]现有可吸收止血材料形态主要有止血纱布、止血海绵、止血粉和止血胶等,其中止血纱布的主要成分为氧化再生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胶原。如公告号为CN1094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吸收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水中,获得基底溶液;S2,向步骤S1中的基底溶液中搅拌加入交联剂和甘油,获得混合溶液;S3,将步骤S2中的混合溶液进行冷冻和冻干处理,获得可吸收止血海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在2%的水溶液中粘度为800
‑
16000mPa
·
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基底溶液的浓度为1.5~2.5%(w/v)。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止血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交联剂占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百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美平,张传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