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望式镜头马达、转轴、相机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63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望式镜头马达、转轴、相机和电子设备。潜望式镜头马达的棱镜模块的支撑单元包括转轴。该转轴包括第一固定部、可在外力下绕其轴向扭转的第一轴、可在外力下沿垂直于第一轴的轴向的第二轴向的两侧弯折的第二轴、以及第二固定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潜望式镜头马达采用一可绕第一轴扭转并可沿第二轴向的两侧弯折的转轴支撑棱镜支架,使得棱镜模块仅借助一个部件即可实现棱镜模块两轴方向旋转的悬架支撑,并可实现多方向的防抖功能。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轴结构简单,可利用弹性塑料制成,具有耐冲击的优点。从而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潜望式镜头马达具有组装简单、耐冲击的优点。耐冲击的优点。耐冲击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潜望式镜头马达、转轴、相机和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用镜头马达,尤其涉及一种潜望式镜头马达、转轴,以及配置该潜望式镜头马达的相机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当今几乎所有便携式或非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智能手机,甚至宠物喂食器都配备了相机,具有拍照和视频功能。这些相机配置的镜头可大概区分为短焦距的广角镜头以及长焦距的望远镜头。其中,长焦距的望远镜头长度较长,若采用单光轴设计,会增加电子装置的厚度,难以符合移动终端装置要求轻薄化、薄型化的需求。因此,便携式电子设备用的长焦距的望远镜头通常会采用潜望式的驱动设计,利用一三棱镜(prism)将镜头光路转动90度,让整个光学系统躺平以降低整体高度。
[0003]例如,核心光电(Corephotonics)的专利US10845565B2公开的音圈马达,通过潜望式的设计将高倍率远程变焦装置降低高度,同时,利用滚珠支撑可动部移动实现自动对焦和两个方向上的防抖功能。其缺点是组装复杂,需要使用润滑油,易造成内部污染等。
[0004]此外,还有通过驱动三棱镜绕第一方向旋转,驱动镜头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三方向)平移来实现防抖功能。也有的潜望式镜头马达是通过驱动三棱镜绕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旋转,驱动镜头沿第三方向平移来实现防抖功能。这些方案通常采用弹片式悬吊系统,组装工序复杂且不耐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简单且耐冲击的潜望式镜头马达及转轴,以及配置该潜望式镜头马达的相机和电子设备。
[0006]一种潜望式镜头马达,包括棱镜模块和镜头模块。其中棱镜模块包括棱镜基座、用于固持三棱镜的棱镜支架和用于将棱镜支架支撑在棱镜基座上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包括:第一固定部,其与棱镜基座和棱镜支架中的一者相连;第一轴,其一端与第一固定部相连,其可在外力下绕其轴向扭转;第二轴,其一端与第一轴的另一端相连,其可在外力下沿垂直于第一轴的轴向的第二轴向的两侧弯折;以及第二固定部,其一端与第二轴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棱镜基座和棱镜支架中的另一者相连。
[000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轴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连接在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的柔性连接体,其中第一柱体的中部连接第一轴的另一端,第二柱体与第二固定部相连;所述第二轴向穿过柔性连接体的中部。
[000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轴为中空圆柱状。
[000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潜望式镜头马达还包括用于驱动棱镜支架相对棱镜基座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磁铁单元,其设置在棱镜支架的外周面或棱镜基座上;第一线圈单元,其设置在棱镜支架的外周面或棱镜基座上,并与第一磁铁单元隔空对置。
[00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镜头模块包括镜头基座、用于固持镜头的镜头支架和用于将镜头支撑在镜头基座上的弹簧单元;所述弹簧单元包括多个板弹簧;所述板弹簧在初始状态下所处的平面基本垂直于棱镜模块的出光方向。
[00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每个板弹簧包括大体呈旋转对称的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以及连接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的第一腕部;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包括大体呈C形的外侧固定部和连接在外侧固定部两端之间并蜿蜒延伸的第二腕部;所述第一腕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二腕部的靠近中部处;两个外侧固定部分别与镜头支架和镜头基座相连。
[00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潜望式镜头马达还包括用于驱动镜头支架相对镜头基座沿所述出光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磁铁单元,其设置在镜头基座上;第二线圈单元,其设置在镜头支架的外周面上,并与第二磁铁单元隔空对置。
[001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磁铁单元包括两组磁铁,每组磁铁包括并排设置的三块磁铁;所述第二线圈单元包括两组线圈,每组线圈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线圈,每个线圈的卷绕中心垂直于所述出光方向,且在初始状态下与两个相邻的磁铁相接的部位相对。
[0014]一种转轴,其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轴,其一端与第一固定部相连,其可在外力下可弹性恢复地绕其轴向扭转;第二轴,其一端与第一轴的另一端相连,其可在外力下可弹性恢复地沿垂直于第一轴的轴向的第二轴向的两侧弯折;以及第二固定部,其一端与第二轴的另一端相连。
[001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轴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连接在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的柔性连接体,其中第一柱体的中部连接第一轴的另一端,第二柱体与第二固定部相连;所述第二轴向穿过柔性连接体的中部。
[0016]一种相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潜望式镜头马达。
[0017]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相机。
[0018]本专利技术的潜望式镜头马达采用一可绕第一轴扭转并可沿第二轴向的两侧弯折的转轴支撑棱镜支架,使得棱镜模块仅借助一个部件即可实现棱镜模块的悬架支撑,并可实现两轴方向转动的防抖功能。且本专利技术的转轴结构简单,可利用弹性塑料制成,具有耐冲击的优点。从而使本专利技术的潜望式镜头马达具有组装简单、耐冲击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实施例的潜望式镜头马达的立体图。
[0020]图2为图1中潜望式镜头马达的爆炸图。
[0021]图3为一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马达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一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马达的棱镜座的立体图。
[0023]图5为图4中棱镜座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4]图6为一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马达的镜头模块的爆炸图。
[0025]图7为一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马达的板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潜望式镜头马达、转轴、相机和电子设备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包括相机,可实现拍照和摄像的功能。该相机包括镜头马达和具有CMOS/CCD成像元件的成像模块,其中镜头马达为潜望式镜头马达,用于实现自动对焦和抖动补偿的功能。
[0028]为方便描述,定义一空间直角坐标系XYZ,本专利技术的潜望式镜头马达的入光光轴(也即三棱镜的入光方向)平行于坐标系的Z轴,镜头(实现自动对焦的透镜组)光轴平行于坐标系的X轴,定义被摄物体位于潜望式镜头马达的前方,也即Z轴方向前方(+Z方向)。以下涉及的部件中,位于+Z方向的一端/表面称为该部件的前端/前表面,位于

Z方向的一端/表面称为该部件的后端/后表面等。
[0029]如图1、图2和图6所示,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潜望式镜头马达包括棱镜模块1和镜头模块2。其中,棱镜模块1用于将来自Z轴方向前方的光折射向X轴方向前方(+X方向)。镜头模块2主要用于驱动镜头沿X轴方向移动以实现自动对焦功能。该潜望式镜头马达还可通过移动棱镜模块1中的棱镜来实现抖动补偿。
[0030]棱镜模块1主要包括作为固定部的棱镜基座10、作为可动部的用于固持三棱镜11的棱镜支架12、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望式镜头马达,包括棱镜模块和镜头模块,其中棱镜模块包括棱镜基座、用于固持三棱镜的棱镜支架和用于将棱镜支架支撑在棱镜基座上的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包括:第一固定部,其与棱镜基座和棱镜支架中的一者相连;第一轴,其一端与第一固定部相连,其可在外力下绕其轴向扭转;第二轴,其一端与第一轴的另一端相连,其可在外力下沿垂直于第一轴的轴向的第二轴向的两侧弯折;以及第二固定部,其一端与第二轴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棱镜基座和棱镜支架中的另一者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镜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包括第一柱体、第二柱体和连接在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之间的柔性连接体,其中第一柱体的中部连接第一轴的另一端,第二柱体与第二固定部相连;所述第二轴向穿过柔性连接体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望式镜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为中空圆柱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镜头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棱镜支架相对棱镜基座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磁铁单元,其设置在棱镜支架的外周面或棱镜基座上;第一线圈单元,其设置在棱镜支架的外周面或棱镜基座上,并与第一磁铁单元隔空对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潜望式镜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模块包括镜头基座、用于固持镜头的镜头支架和用于将镜头支撑在镜头基座上的弹簧单元;所述弹簧单元包括多个板弹簧;所述板弹簧在初始状态下所处的平面基本垂直于棱镜模块的出光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潜望式镜头马达,其特征在于,每个板弹簧包括大体呈旋转对称的第一板簧和第二板簧,以及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吉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众惠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