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渗透辅助纳滤-反渗透联用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602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渗透辅助纳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渗透辅助纳滤

反渗透联用装置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膜技术应用和废水净化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渗透辅助纳滤耦合反渗透的新型医用废水高效回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用废水主要是各类综合性以及传染性医院的诊疗室、检验室、放射科X片照相室、手术室等排放的各类含有病原性细菌、病毒以及化学药剂的废水,其来源及成分十分复杂。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多。目前医用废水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法、生物膜法等,但这一类传统技术占地面积大、处理水质波动大、不能对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0003]反渗透(RO)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RO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医用和工业用水的生产、纯水和超纯水的制备、工业废水处理、食品加工浓缩、气体分离等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渗透辅助纳滤

反渗透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储罐(10)、汲取液储罐(20)、产水储罐(30)、纳滤膜池(40)和反渗透膜池(50);所述废水储罐(10)通过第一循环管路(60)与纳滤膜池(40)的进料侧连接,所述汲取液储罐(20)通过第二循环管路(70)与纳滤膜池(40)的汲取侧连接,利用渗透压高于废水的汲取液,将废水中水分汲取至汲取液中;所述汲取液储罐(20)通过排液管道(80)连接至反渗透膜池(50)的进料侧,所述产水储罐(30)通过管道连接至反渗透膜池(50)的出料侧,通过反渗透膜将汲取液中的纯水分离出来并收集至产水储罐(3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渗透辅助纳滤

反渗透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池(50)的进料侧排液口通过回流管道(51)重新连接至汲取液储罐(20)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渗透辅助纳滤

反渗透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池(40)至少为一个,通过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接在第一循环管路(60)上;所述反渗透膜池(50)至少为一个,通过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接在排液管道(80)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渗透辅助纳滤

反渗透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汲取液为盐溶液,优选葡萄糖水溶液或者氯化钠水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渗透辅助纳滤

反渗透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60)上,设有第一加压水泵(61)以及流量计、温度计以及压力计;所述第二循环管路(70)上,设有循环水泵(71)以及电导率监测计、温度计以及流量计;所述排液管道(80)上,设有第二加压水泵(81)以及流量计、温度计以及压力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渗透辅助纳滤

反渗透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汲取液储罐(20)位于第一电子天平(22)上;所述产水储罐(30)位于第二电子天平(32)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渗透辅助纳滤

反渗透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汲取液储罐(20)内的盐溶液初始渗透压高于废水储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兵占敏马文豪郑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