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酚和/或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衍生物的抗低氧/缺氧损伤用途及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59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厚朴酚和/或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衍生物的抗低氧/缺氧损伤用途及药物组合物。该厚朴酚和/或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衍生物为通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盐:通式I中,R1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C1~C8的烃基,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羟基,且R2和R3不同时为氢或羟基;R5选自H、C1~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厚朴酚和/或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衍生物的抗低氧/缺氧损伤用途及药物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厚朴酚和/或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衍生物的抗低氧/缺氧损伤用途及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厚朴酚以及和厚朴酚是中国传统中药厚朴的主要活性成分,通常由传统中药厚朴提取物经过结构改造而获得,厚朴酚以及和厚朴酚的化学结构式分别如下:
[0003][0004]1930年日本杉井首先从中国厚朴树皮中分离得到了厚朴酚(中草药;2005,36,10,1591

1594)。1989年中国的孟丽珍等也从厚朴分离到和厚朴酚(中成药:1989,11(8):223.)。厚朴酚以及和厚朴酚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肌肉松弛、降胆固醇和抗衰老等广泛的药理作用(中草药;2005,36,10,1591

1594)。本文中所用药物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衍生物,目前尚无用于抵抗低氧/缺氧损伤的报道。
[0005]高原低氧环境(high altitude hypoxia,HAH)对长期生活在该地区的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心脏是机体中耗氧量较高的器官之一,维持心脏的活力和机能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中,由于氧分压的降低,使得供应心脏的氧气减少,造成心脏功能紊乱,从而诱发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和肺动脉高压诱发的右心室(right ventricle,RV)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 death,SCD)。大脑是机体另外一个耗氧量较高的器官,对缺氧的耐受性极低,低压缺氧环境会引起大脑不可逆性损伤。近年来,随着奔赴高原的人数日益增加,居住在平原的人急进入高原后,大气压及氧分压的迅速降低,机体的血氧饱和度也随之快速降低,组织很快处于缺氧状态,进而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的改变,机体会产生急性高山反应,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头晕、呼吸困难等,重者甚至会发生急性肺水肿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0006]目前,抗缺氧药物中的中药有红景天、当归、人参等,其疗效较为确切、但起效较慢;西药有乙酰唑胺、地塞米松、氨茶碱片等,这些药物虽然对缺氧症状有缓解作用,但不能直接地提高体内血氧饱和度进而实现预防和抵抗低氧/缺氧环境引起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朴酚和/或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衍生物的
抗低氧/缺氧损伤用途及药物组合物,以解决现有抗缺氧药物存在的间接性起效、起效慢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厚朴酚和/或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衍生物的抗低氧/缺氧损伤用途,该厚朴酚和/或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衍生物为通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盐:
[0009][0010]通式I中,R1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C1~C8的烃基,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羟基,且R2和R3不同时为氢或羟基;R5选自H、C1~C
12
的酰基、单一氨基酸在羧基发生缩合后的剩余酰基部分、多肽在羧基发生缩合后的剩余酰基部分中的任意一种。
[0011]进一步地,上述C1~C8的烃基选自C1~C8的烷基、C1~C8的烯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C1~C8的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2]进一步地,上述C1~C8的烯基选自乙烯基、丙烯基、烯丙基、丁
‑1‑
烯基、丁
‑2‑
烯基、丁
‑3‑
烯基、戊
‑1‑
烯基、戊
‑2‑
烯基、戊
‑3‑
烯基、戊
‑4‑
烯基、己
‑1‑
烯基、己
‑2‑
烯基、己
‑3‑
烯基、己
‑4‑
烯基、己
‑5‑
烯基、庚
‑1‑
烯基、庚
‑2‑
烯基、庚
‑3‑
烯基、庚
‑4‑
烯基、庚
‑5‑
烯基、庚
‑6‑
烯基、辛
‑1‑
烯基、辛
‑2‑
烯基、辛
‑3‑
烯基、辛
‑4‑
烯基、辛
‑5‑
烯基、辛
‑6‑
烯基、辛
‑7‑
烯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3]进一步地,上述C1~C
12
的酰基选自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己酰基、庚酰基、辛酰基中的任意一种。
[0014]进一步地,上述单一氨基酸选自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6

羟基正亮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胱氨酸或半胱氨酸中的任意一种。
[0015]进一步地,上述多肽为多个单一氨基酸形成的肽,优选多肽的分子量≤2500Da。
[0016]进一步地,当上述厚朴酚和/或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化合物为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盐时,R5携带的可成盐氨基中的一个或多个为盐形式,成盐用的酸为盐酸、草酸或富马酸等药学上可接受的酸。
[0017]进一步地,上述厚朴酚和/或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衍生物为以下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3',5

二烯丙基
‑3‑
氨基

2,4'

二羟基

1,1'

联苯及其盐酸盐、3',5

二烯丙基
‑3‑
乙酰胺基

2,4'

二羟基

1,1'

联苯、3',5

二烯丙基
‑3‑
[(S)

2,6

二氨基
‑1‑
己酰]胺基

2,4'

二羟基

1,1'

联苯及其盐酸盐、3',5

二烯丙基
‑3‑
[(S)
‑3‑
苯基
‑2‑
氨基
‑1‑
丙酰]胺基

2,4'

二羟基

1,1'

联苯及其盐酸盐、3',5

二烯丙基
‑3‑
[(R)

2,6

二氨基
‑1‑

酰]胺基

2,4'

二羟基

1,1'

联苯及其盐酸盐、3',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厚朴酚和/或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衍生物的抗低氧/缺氧损伤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厚朴酚和/或所述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衍生物为通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盐:所述通式I中,R1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C1~C8的烃基,R2和R3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或羟基,且R2和R3不同时为氢或羟基;R5选自H、C1~C
12
的酰基、单一氨基酸在羧基发生缩合后的剩余酰基部分、多肽在羧基发生缩合后的剩余酰基部分中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低氧/缺氧损伤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C1~C8的烃基选自C1~C8的烷基、C1~C8的烯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所述C1~C8的烷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低氧/缺氧损伤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C1~C8的烯基选自乙烯基、丙烯基、烯丙基、丁
‑1‑
烯基、丁
‑2‑
烯基、丁
‑3‑
烯基、戊
‑1‑
烯基、戊
‑2‑
烯基、戊
‑3‑
烯基、戊
‑4‑
烯基、己
‑1‑
烯基、己
‑2‑
烯基、己
‑3‑
烯基、己
‑4‑
烯基、己
‑5‑
烯基、庚
‑1‑
烯基、庚
‑2‑
烯基、庚
‑3‑
烯基、庚
‑4‑
烯基、庚
‑5‑
烯基、庚
‑6‑
烯基、辛
‑1‑
烯基、辛
‑2‑
烯基、辛
‑3‑
烯基、辛
‑4‑
烯基、辛
‑5‑
烯基、辛
‑6‑
烯基、辛
‑7‑
烯基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抗低氧/缺氧损伤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C1~C
12
的酰基选自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戊酰基、己酰基、庚酰基、辛酰基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抗低氧/缺氧损伤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氨基酸选自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6

羟基正亮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胱氨酸或半胱氨酸中的任意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抗低氧/缺氧损伤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为多个所述单一氨基酸形成的肽,优选所述多肽的分子量≤2500Da。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抗低氧/缺氧损伤用途,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厚朴酚和/或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化合物为所述通式I所示化合物的盐时,所述R5携带的可成盐氨基中的一个或多个为盐形式,成盐用的酸为盐酸、草酸或富马酸等药学上可接受的酸。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抗低氧/缺氧损伤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厚朴酚和/或所述和厚朴酚芳环氨基取代类衍生物为以下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3',5

二烯丙基
‑3‑
氨基

2,4'

二羟基

1,1'

联苯及其盐酸盐、3',5

二烯丙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平刘晔张玉英谷俊英于国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红惠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