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激式稳压辅助源电路
[0001]本说明书属于辅助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自激式稳压辅助源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电源整机来说,除了变换功率的主电路之外,还需要辅助源电路为其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监测电路等提供更低的工作电压,这是由于主电路输入电压的电压较高,所以需要单独的辅助源电路对输入电压降压后,再通过各类稳压器输出精准的电压,为后续的芯片及其他电路供电。目前的自激式稳压辅助源电路,输入电压的变化范围受限于基准稳压器自身的调节能力和工作电压上限,从而不能在很宽的范围内工作。由于目前的自激式稳压辅助源电路中基准稳压器的自身调解能力和工作电压都存在一定的上限,所以导致目前的自激式稳压辅助源电路的工作电压范围较窄,不能在较宽的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内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说明书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激式稳压辅助源电路,以解决目前自激式稳压辅助源电路的工作电压范围较窄,不能在较宽的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内工作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激式稳压辅助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DC
‑
DC主电路、电压钳位电路、稳压电路、开关电源,其中:所述DC
‑
DC主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使得所述DC
‑
DC主电路的输出电压小于所述DC
‑
DC主电路的输入电压;所述电压钳位电路的输入端与开关电源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使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保持稳定;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钳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负载或者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稳定地输出基本不变的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
‑
DC主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二极管VD1,电感L1,第四电容C4,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发电极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三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基极与第一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电感L1的正极与第三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电感L1的负极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负极与第四公共节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二电容C2、稳压器VD3、第二开关管Q2,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负极与第一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一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基极与第二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发电极与第五公共点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正极与第五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负极与第四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负极与第四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正极与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器VD3的阴极与第二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稳压器VD3的阳极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负极连接,所述稳压器VD3的r端与第六公共节点,所述第六电阻R6正极与第三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正极与所述稳压器VD3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负极与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桐,唐胜辉,刘文卓,张慧渊,张耀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