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743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8
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水处理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纳米材料进行改性处理,以提升纳米材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同时改性后纳米材料表面包覆有机层(大分子有机物(多酚类如单宁酸、多巴胺等)和高分子有机物(聚乙烯亚胺等)),大大提升了改性纳米材料与反渗透分离层的相容性,最后通过修饰剂和引发剂的作用,对纳米材料与分离层进行修饰,提升表面位阻和表面电势,提升膜的耐污染性能,从而制备出分离性能好、耐污染性能好、具备其他特定功能性的新型反渗透膜。能性的新型反渗透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膜
,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反渗透膜最早应用于海水淡化和苦咸水脱盐,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反渗透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过程,对料液侧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膜两侧的渗透压差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溶质被反渗透膜拦截。最终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产水;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水。反渗透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深度处理、工业废水回用、苦咸水脱盐、海水淡化等水处理领域。然而传统的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在使用过程中所需能耗大,水通量小,截盐低,抗污染性能差。为减少成本,降低脱盐能耗,制备具有高渗透选择性、抗污染的反渗透膜是关键所在。
[0003]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尺度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1

100nm)的材料,它是由尺寸介于原子、分子和宏观体系之间的纳米粒子所组成的新一代材料。由于其组成单元的尺度小,界面占用相当大的成分。因此,纳米材料具有多种特点,这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表面改性:将质量浓度0.1%

2%粉末状纳米材料、0.1%

0.5%缓冲溶液、0.05%

1%聚电解质和0.05%

1%多酚类化合物加入水相中,获得纳米材料分散液;将纳米材料分散液在30

50℃,以20kHz

30kHz频率,超声处理45

120min后,以5

20rpm旋转混合24小时;若所述聚电解质为阳离子型,缓冲溶液目标pH控制为IEP<pH<IEP+1;若所述聚电解质为阴离子型,缓冲溶液目标pH控制为IEP

1<pH<IEP;若所述聚电解质为非离子型聚合物,缓冲溶液目标pH控制为pH<IEP

1或pH>IEP+1;若所述聚电解质为两亲性聚合物,缓冲溶液目标pH控制为IEP

0.5<pH<IEP+0.5;(2)清洗:将经表面改性后的纳米材料分散液以5000g

30000g转速进行离心分离,获得固体沉淀和上清液,将上清液倒掉,放入等体积去离子水后进行水浴超声分散,至少重复一次上述清洗过程,获得改性后的纳米材料;(3)水相混合液配置:将改性后的纳米材料、水相单体、酸碱缓冲剂、表面活性剂、水混合,在20

30℃通过水浴超声装置以40kHz

60kHz,超声30分钟以上,获得水相混合液;(4)将基膜与水相混合液接触,得到吸附有水相单体和纳米材料的基膜;(5)将吸附有水相单体和纳米材料的基膜与有机相溶液接触,发生界面聚合反应,得到前驱膜;(6)将前驱膜与引发剂接触,得到活化后的前驱膜;(7)将活化后的前驱膜与修饰剂溶液接触,发生交联反应;(8)将上述步骤中得到的膜放于干燥箱中进行热处理,得到反渗透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纳米材料为二硫化钼、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纳米银、碳纳米管、磁性四氧化三铁、介孔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纳米材料粒径为1

80nm,粒径分布为单峰分布;所述聚电解质为聚丙烯酸、聚苯乙烯磺酸盐、聚马来酸、聚乙烯亚胺、聚乙烯醇、氨基酸、聚天门冬氨酸、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甲壳素、羧甲基纤维素、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聚电解质的分子量为10000至100000;所述多酚类化合物为多巴胺,单宁酸,邻苯二酚,没食子酸和儿茶酸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灿孙剑宇程子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思利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