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锂电池储能特征的电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锂电池储能特征的电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系统用于对连接的多个用电设备进行供能,以维系设备的正常运行,若接入的用电设备过量时会导致电力系统负载过大,影响电力的正常调度,可辅助储能设备,转接部分用电设备对其进行供能。
[0003]现如今,基于储能设备进行供电控制时,多作为备用电量用于进行电损耗的削峰填谷,控制限度较为宽泛,导致存在一定的隐患,容易影响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待进一步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控制能效。
[0004]现有技术中,辅助储能设备进行供电执行时,对于电力系统与储能设备的平衡供电控制精准度不足,影响储能设备和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储能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锂电池储能特征的电源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辅助储能设备进行供电执行时,对于电力系统与储能设备的平衡供电控制精准度不足,影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锂电池储能特征的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接入目标电力系统的多个用电设备的用电参数,以及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负荷参数,其中,所述目标电力系统对锂电池储能箱进行充电;在所述负荷参数大于预设负荷阈值时,将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用电设备作为转接用电设备,接入所述锂电池储能箱进行供电使用;根据选择的至少一个转接用电设备的数量,以及每个转接用电设备接入所述锂电池储能箱进行供电使用的接入时间,进行随机选择和组合,获得多个用电转接方案;根据所述锂电池储能箱的储能特征,设置获得约束条件;基于所述约束条件,以提升所述锂电池储能箱的使用稳定性和降低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负荷参数为目的,在所述多个用电转接方案内进行寻优,获得最优用电转接方案,其中,所述锂电池储能箱的使用稳定性包括输出功率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采用所述最优用电转接方案内至少一个转接用电设备的数量和接入时间,对至少一个转接用电设备接入所述锂电池储能箱进行供电使用,并在完成后关闭所述锂电池储能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选择的至少一个转接用电设备的数量,以及每个转接用电设备接入所述锂电池储能箱进行供电使用的接入时间,行随机选择和组合,获得多个用电转接方案,包括:在所述多个用电设备内随机选择获得不同数量的至少一个用电设备,作为多个转接用电设备集合;随机设置每个转接用电设备集合内转接用电设备接入所述锂电池储能箱进行使用的接入时间,获得所述多个用电转接方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锂电池储能箱的储能特征,设置获得约束条件,包括:获取保证所述锂电池储能箱性能的储能特征,获得最低电池容量、输出功率阈值和使用温度阈值;根据所述最低电池容量、输出功率阈值和使用温度阈值,构建对所述多个用电转接方案进行寻优的电池容量约束条件、输出功率约束条件和温度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电池容量约束条件、输出功率约束条件和温度约束条件,获得所述约束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约束条件,以提升所述锂电池储能箱的使用稳定性和降低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负荷参数为目的,在所述多个用电转接方案内进行寻优,包括:采用所述约束条件,对所述多个用电转接方案进行约束,获得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用电转接方案集合;从所述用电转接方案集合内随机选择一用电转接方案,作为第一用电转接方案,并作为临时最优用电转接方案;基于提升所述锂电池储能箱的使用稳定性和降低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负荷参数,获取所述第一用电转接方案的第一寻优得分;进行迭代,从所述用电转接方案集合内随机选择一用电转接方案,作为第二用电转接方案;基于所述锂电池储能箱的使用稳定性和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负荷参数,获取所述第二
用电转接方案的第二寻优得分;判断所述第二寻优得分是否大于第一寻优得分,若是,则将所述第二用电转接方案作为临时最优用电转接方案,若否,则按照概率将所述第二用电转接方案作为临时最优用电转接方案,所述概率通过下式计算:其中,为第二寻优得分,为第一寻优得分,M为适应性寻优因子;继续迭代寻优,直到临时最优用电转接方案在预设迭代次数内未变化,将临时最优用电转接方案输出,获得所述最优用电转接方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约束条件,对所述多个用电转接方案进行约束,包括:基于锂电池储能箱历史时间内进行供电使用的历史数据,获取多个样本用电转接方案,以及所述多个样本用电转接方案使用后锂电池储能箱的多个样本电池容量、多个样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时代华景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