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絮凝池,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污水净化过程首先是向污水中投加絮凝剂进行吸附,絮凝剂剂与污水混合,污水中的颗 粒基本被完全吸附,经过吸附处理后的水进入沉淀池沉淀。该技术需要建设大面积的絮凝池, 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且净化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较小的螺旋 式环流污水絮凝池。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该螺旋式环流污水絮凝池包括第一螺旋槽状池体、第二螺旋槽状池体、调节池和砂滤池, 调节池与第一螺旋槽状池体的最里圈连接有调水管,第二螺旋槽状池体的最里圈和砂滤池之 间也连接有调水管,两个螺旋槽状池体的最外圈的端口连接为一体,调节池的下部设有进水 管,进水管上设有加药口,两个螺旋槽状池体内均设有曝气管,砂滤池的顶部设有出水管。运行时,污水由进水管首先进入第一个螺旋状主体的最里圈,同时絮凝剂由加药口混入 污水,混合液在第一个螺旋状主体的螺旋槽道内流动,然后再流入第二个螺旋状主体的螺旋 槽道内。经过两个螺旋状主体的长距离螺旋槽道的吸附,基本去除了污水中的小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式环流污水絮凝池,包括第一螺旋槽状池体、第二螺旋槽状池体、调节池和砂滤池,其特征是:调节池与第一螺旋槽状池体的最里圈连接有调水管,第二螺旋槽状池体的最里圈和砂滤池之间也连接有调水管,两个螺旋槽状池体的最外圈的端口连接为一体,调节池的下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加药口,两个螺旋槽状池体内均设有曝气管,砂滤池的顶部设有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禄,张建,邱宪峰,靖玉明,徐景涛,吴若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