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咏梅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733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结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侧端设置为内凹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侧端设置为外凸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弧形板使得多个卡块上移,此时卡块与弧形齿条相互分离,卡块无法与弧形齿条配合,内凹件利用连接杆在外凸件表面转动,可以根据连接需求肆意调整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角度,直至二者角度调整完成后,松开施加在弧形板上的力,弹簧的弹力使得卡块下移,方便多个卡块与弧形齿条的多个过度区域对应卡扣,完成内凹件与外凸件的卡扣配合,方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的结构件根据建筑需求从而任意变换角度。连接的结构件根据建筑需求从而任意变换角度。连接的结构件根据建筑需求从而任意变换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结构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结构件。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0003]现有的建筑结构件在一定程度均可以提高建筑构件安装连接的牢固性和装配效率,但其仅适用于对位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建筑构件进行连接,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结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结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结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内侧端设置为内凹件(3),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内侧端设置为外凸件(4),所述内凹件(3)内部凹槽设置有连接杆(5),且第二连接件(2)的外凸件(4)对应套接于内凹件(3)的连接杆(5)表面,所述内凹件(3)上活动插接有限定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的卡扣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外侧端均插接有连接架(6),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外侧端均设置有环边(7),所述环边(7)表面转动套接有转套(8),且转套(8)螺旋套接于连接架(6)的套管(9)表面,所述套管(9)内部外接结构件,且结构件与连接架(6)对应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多个直杆(10),所述直杆(10)一端连接有卡块(11),多个直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2),所述卡块(11)处于内凹件(3)内部,弧形板(12)处于内凹件(3)外侧,所述直杆(10)表面套接有弹簧(13),且卡块(11)利用弹簧(13)与内凹件(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件(4)中心处设置有与连接杆(5)对应配合的通孔,内凹件(3)利用连接杆(5)与外凸件(4)转动连接,所述外凸件(4)端面设置有弧形齿条(14),且弧形齿条(14)处于内凹件(3)与外凸件(4)的连接处,所述弧形齿条(14)中两个齿牙之间的过度区域与直杆(10)连接的卡块(11)对应卡扣,多个卡块(11)与弧形齿条(14)的多个过度区域一一对应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表面分别螺旋套接有第一转环(15)和第二转环(16),所述第一转环(15)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限定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咏梅
申请(专利权)人:彭咏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